施宜生回国后,被人告发,完颜亮本是汉学通,施宜生的把戏完颜亮一眼洞悉,大怒之下,将施宜生烹杀!
如果施宜生说得如此明白,朝廷大臣还无动于衷,那么,这个朝廷也就完了。公元1160年二月,金国遣使来吊韦太后丧,赵构即派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为“报谢使”,实际还是窥测金国动向,叶义问回国,奏报:“金国造舟船,制器械,其用心叵测,应早做打算!”
侍御史汪澈附和叶义问道:“不做预备,事变仓促,靖康之变就是前车之鉴!如今和平日久,将骄士惰,应该重新选拔,使军卒有战斗之心!”
八月,淮东总管许世安上奏,完颜亮已经到了汴京,发重兵五十余万,屯驻宿州、泗州,意欲南侵。这就说得非常严重了。
此时宰相沈该已被罢免,陈康伯顶替他的位置。陈康伯力言金国必渝盟,应早做打算。且向赵构提出了四项建议:一,增加刘錡的荆南军;二,分划两淮之地的防御,同时命诸将结民社,保境安民;三,刘宝独当淮东,将骄卒少,不可依赖;四,沿江各州郡应整修城池,积累粮草,巩固内地。
所幸的是,赵构全部听进去了。九月命李宝为浙西副总管,提督海船,驻扎平江府。十月,镇江都统制刘宝撤职,刘錡顶替镇江都统制,荆南由李道担任都统制。十二月,主和派汤思退罢免宰相职务。
至此,该不该对金国早做防备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佐料:汤思退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人。汤思退是处州(浙江龙泉)人,名思退,字却是“进之”。他于公元1117年出生,公元1145年中进士,十年后便升任副宰相,再两年后升任宰相,时年四十一岁。公元1164病故,享年仅四十八岁。
《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九记载了汤思退一则典故,可见他的敏捷和才气。
一日,赵构坐寝殿,汤思退侍立一旁。赵构突然问道:“爱卿家乡处州有什么特异古迹?”
汤思退立即答道:“臣故乡有一石僧,旁边刻有题诗';云作袈裟石作身,岩前独立几经春,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闻总是真!”
赵构听了,击节赞赏!实际上,汤思退家乡只有石僧像,并无此诗,汤思退当晚即命人回乡,将该诗镌刻于石像旁边!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