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08章 杨沂中

第108章 杨沂中(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张浚朝廷请示,赵构同意再放杨沂中上前线加以历练,二月,朝廷命杨沂中为密州观察使。杨沂中遂率八队一万人,欲助韩世忠攻淮阳,不料兀术派军救淮阳,韩世忠撤军回楚州,杨沂中也率军回,听“都督府”调遣。

十月,伪齐刘豫入侵,张浚命杨沂中往泗州和他的老上司张俊汇合。在杨沂中在藕塘大败刘猊,前文已叙。杨沂中因功升宝成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不久再兼马军、步军统帅。杨沂中上疏道:“祖宗设置三衙(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目的是相互限制,现在让臣一人统领,恐怕不符合祖宗制度!”赵构并不批准。

赵构为什么不批准,其实此时的南宋朝廷,中央没有完全独立的禁军,和北宋初期禁军达五六十万的局面不可同日而语。北宋初期三衙的三块“金字招牌”,这时成了真招牌。南宋的军队,都掌握在诸如张俊、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各大将手里,这也是赵构寝食难安的原因。因此赵构乐得做人情,将三顶看似沉甸甸的帽子,一股脑儿戴在杨沂中的头上。

公元1140年,金国渝盟入侵,朝廷命令杨沂中任淮北宣抚副使,率兵到宿州,步兵屯于泗州。有消息称金军数百骑兵屯柳子镇。杨沂中欲建功,自率五百骑兵夜袭柳子镇,黎明,未见敌军而回。金军以精兵在路上设伏,杨沂中反被袭击溃散。参议官曹勋不知道杨沂中是死是活,上报朝廷,赵构很担心。不久,杨沂中自寿春渡淮河回到泗州,人心才安定下来。同年冬,他率兵返回临安行宫。“柳子镇之战”,是杨沂中少有的败绩。

公元1141年二月,杨沂中和张俊、刘錡现在柘皋大胜金军,三月又跟随张俊在“濠洲之战”失利。这是杨沂中第二个大败仗。杨沂中和张俊回朝后,却污蔑刘錡不出力,赵构无视“濠洲之战”的失败,加杨沂中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

公元1142年二月,赵构赐杨沂中改名为杨存中。宋徽宗棺椁下葬永固陵,命令杨存中都护。事毕,拜少傅,以“保傅”(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的身份管军,自杨存中开始。

公元1150年,杨存中被封为恭国公。公元1158年,拜为少师,地位视同枢密使。公元1161年,杨存中被罢为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郡王。公元1166年,杨沂中卒,享年六十五岁。追封为“和王”,谥号“武恭”。

佐料:杨沂中统帅殿前司前后二十五年,赵构对他眷顾尤其深厚,曾经道:“朕对杨存中,待遇胜过赵氏子弟。”

柘皋之战前,赵构亲笔御书告诫他道:“如不前进,当以军法论处。”后来赵密代替他统帅殿前司,赵构竟道:“杨沂中被罢免,朕三天晚上睡不安寝。”

杨沂中天资忠孝勇敢,历经大小二百余战,身受创伤五十余处。宿卫赵构近四十年,过错最少。宋孝宗因为他是赵构旧臣,对他也相当礼遇,常常称其为“郡王”,不直呼其名。

杨沂中驭军宽而有纪,选用人才专以才能勇敢为标准,不私用部曲故旧。李显忠曾因罪过被贬斥,杨沂中奏请任他为统制官。后来,李显忠终成名将。

杨沂中和韩世忠一样,善于制作兵器,军中“克敌弓”虽强劲但难以用脚蹬开,杨沂中改造成“马皇弩”,制工精巧,易发射远,人人佩服其精妙。

公元1165年,朝廷命军屯田,杨沂中向朝廷捐献了在楚州的良田三万九千亩,我们可以想象,南宋的部分武将多有钱!

南宋宰相周必大的私人笔记记载了杨沂中的另一面:杨沂中人号为髯阉,因其多髯而且善于逢迎。也就是说杨沂中虽然威风凛凛,美髯飘飘,却善于溜须拍马。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