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00章 绍兴和

第100章 绍兴和(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十八日,萧毅、邢具瞻觐见赵构,将议和内容呈赵构御览,赵构天天听取本国议和大臣的汇报,对内容早已了然于胸,当然照单全收。但是,赵构特别对萧毅说道:“朕有天下而不能赡养双亲,徽宗是已经来不及了(指已驾崩)。如今双方确立信誓,明确了送回我太后的内容,朕所以不耻于和议;否则,朕不怕用兵!”赵构对待金国使者难得一次表现出强硬。

至此双方正式确定议和盟誓,史称“绍兴和议”。

二十一日,朝廷以何铸为签书枢密院事,充任金国“报谢进誓表使”。二十六日,赵构命宰执大臣和“誓表”撰文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

十二月,何铸到汴京,先拜见兀术,再抵上京(黑龙江阿城),觐见完颜亶,呈誓表,完颜亶要求尽快交割疆土。十二月中,宋廷派周聿、莫将、郑刚中为割地使,分赴唐州、邓州、陕西商州、秦州,划定疆界。

公元1142年八月,交接商州时,有点小意外,因为商州守臣是邵隆,邵隆自公元1132年跟随王彦攻商州后,邵隆一直战斗在商州,时间长达十年,期间虽然屡次被金军攻占,但邵隆坚韧不拔,又多次从金军手里夺回。邵隆对商州感情深厚,难以割舍,心情怏怏,但诏命难违。交接后,邵隆被任命为知金州(陕西安康),他气愤难平,经常出兵骚扰金国边界,金国很恼火,向秦桧告状,秦桧将邵隆内调叙州(四川宜宾)。

“绍兴和议”从政治上来说,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但“绍兴和议”结束了宋金之间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稳定了赵构的半壁江山,使南宋往后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似乎难以指责赵构。

有人肯定说,怎么不应该指责赵构?他手下名将如云,怎么不北伐,杀到开封,恢复疆土,救回父兄?这不是懦弱、窝囊、昏庸吗?这其实是情绪化的表现。赵构该不该打,能不能打赢?我们以后再专门分析。

佐料:邵隆,原名邵兴,字晋卿,解州安邑(山西运城)人,公元1127年,解州被金军攻陷,邵隆与弟弟邵翼起兵,在神稷山(山西万荣县稷王山)安寨,人称“邵大伯”,曾多次击败金军。一次金人抓住邵翼,想要逼迫邵隆投降,但他不顾弟弟性命,边哭边死战,最终大破金军,而他弟弟邵翼则因大骂金军,惨遭杀害。

公元1128年,邵隆被知陕州李彦先收编,屡立战功,李彦先升他为都统制。公元1129年,邵隆率军攻下潼关、收复虢州(河南灵宝),知虢州。公元1130年,虢州失守,邵隆率部跟王彦一起混。公元1131年六月,跟随王彦隶属川陕一把手“川陕宣抚使”张浚,在此时,张浚认为邵隆原来的名字“邵兴”和赵构第二个的年号“绍兴”音同,便帮他改为“邵隆”,当然是取“兴隆”的意思。

邵隆离开经营十年的商州后,于公元1144年,改知叙州(四川宜宾)。公元1145年三月在叙州饮酒暴卒,享年五十一岁。也有传言是秦桧暗中派人毒死他的。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