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又说金国倾巢而来,巢穴空虚,他应该长驱直入汴京、洛阳,围魏救赵;接着说自己身体犯苦寒病;后来又说将亲率大军,到蕲州、黄州汇合,赵构气得七窍生烟,连续下了十七道御札,最后还装出高兴的样子赞誉岳飞道:“爱卿犯病,还为朕出征,为国忘身,谁比得上爱卿啊!”赵构反话正说,我们得睁眼看清楚《宋史.岳飞传》。
正月底,岳飞磨磨蹭蹭先进兵江州(江西九江),二月中,岳飞大军才从大本营鄂州出发,二月底,杨沂中、刘錡在柘皋(合肥南、巢湖北)大败兀术,三月初三日,淮东韩世忠引兵到了寿春,初四日岳飞军才到达舒州(安徽安庆),初五日,张俊、杨沂中、刘錡因“柘皋之战”大胜,已经商议着班师了。
兀术在“柘皋之战”失利后,北上围濠洲,张俊、杨沂中、刘錡增援,此时濠洲被金军攻陷,并在路上设伏,张俊命王德、杨沂中进军,遇伏兵败。
韩世忠从寿春赶来濠洲增援,岳飞也到了定远县(滁州北),兀术见宋军大军汇集,只得撤兵,岳飞见金军撤走,又也回撤到舒州。因此,岳飞最后一次出兵,没有和金军实际交战。反而引起了赵构的极度不快。
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赵构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秦桧向赵构出馊主意,召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到临安论功行赏,实际就是将他们调离自己的军队大本营。
四月,调令下达后,韩世忠、张俊先到很快赶到临安,而岳飞让赵构、秦桧等了六七天之后,才姗姗来迟,朝廷授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
岳飞因为迟迟不到,又让赵构的警惕心高高提起。岳飞对这个枢密副使很看不起,几次上奏要回大本营领军,再次引起了赵构的猜疑。
佐料:岳飞从郾城班师《三朝北盟会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的是另外的版本,我们来对照一下。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岳飞在郾城,众人请求撤军,岳飞也认为不能久留,传令回军。军士一听,立即南向回走,旗帜军队混乱不堪,岳飞望见,惊讶得张口不能合拢,良久才叹息道:“这难道天意吗?”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是日(二十一日),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自郾城回师。岳飞占领京西各州后,朝廷下诏不许深入,部将请求回军,岳飞也认为不能久留。但是害怕退军时,金军尾随追击,于是宣称要进兵,等金军走远,突然传令撤军。
军士听到撤军命令后,立即反身南向,以致旗靡辙乱,岳飞望见,口张不能合,良久道:“莫非是天意吗?”
两书都说得很明白,孤军深入,岳飞是认为不能久留的!
《三朝北盟会编》引用的《岳侯传》(卷二百七)里,则记载了“忽一日,诏书十三道,令班师”。
由此可见,岳飞班师,并非只因为赵构的十二道金牌,实际原因是因为友军都撤走了,造成了岳飞的孤军深入,岳飞不得已而南撤。按岳飞性格,如果真有十足把握攻下开封,岳飞断不会撤回,因为南宋初期大将违抗赵构的诏令是家常便饭,我们后面会细讲。再者说,如果岳飞真攻下了开封,赵构岂能处罚岳飞?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