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73章 金国使

第73章 金国使(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公元1138年三月,秦桧再次荣登宰相宝座。

秦桧再次拜相,自有赵构启用主和派的主要原因,也是宰相张浚和赵鼎推波助澜的结果。张浚和赵鼎是主战派,为什么愿意极力推荐死硬主和派上位?我们细细道来。

再说公元1132年八月,秦桧罢相后,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被赶到九江去做道士头子了。

公元1135年二月,张浚上位右相,赵鼎为左相,两人关系一直要好,谈及朝廷人才,张浚对秦桧交口称赞,说人才难得,赵鼎却不以为然,连连摇头道:“这个人如果得志,我们将无立锥之地!”但张浚没有听进去。

公元1136年六月,秦桧以观文殿学士知温州、绍兴府。不久再因张浚推荐,受醴泉观使兼侍读,充建康行宫留守,赴尚书省、枢密院参决政务,开始向“班子成员”迈进。张浚为什么垂青于秦桧,实难理解,只能把“鬼子太狡猾了”这句话套在秦桧头上!

公元1136年十二月,赵鼎和张浚发生矛盾,赵鼎主动要求辞相。

公元1137年正月,何藓从金国带回了赵佶驾崩的消息,赵构更加坚定了议和决心,当天任命秦桧为枢密使,正式位列朝廷班子成员。

秦桧一上台做枢密使,就干了一件缺德事,即唆使张浚,劝赵构改变主意,不将淮西军将王德等交给岳飞节制,张浚鬼迷心窍,竟然被说动,致使赵构食言,不仅让岳飞心生不满,更让淮西军发生叛乱,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这也是张浚为什么后来又反过来说秦桧做事糊涂的原因!

公元1137年九月,张浚因淮西军叛乱被罢相,去职之前,赵构问他道:“爱卿离去之后,谁可以代替你啊?”

张浚低头不说话。

赵构道:“秦桧怎么样?”

张浚道:“臣和他共事几个月以后,才知道他办事实在糊涂!”

赵构又道:“那就再起用赵鼎如何?”张浚又沉默不语。相比之下,张浚胸怀比赵鼎略小一些。两人关系极善,张浚被罢免枢密使兼川陕宣抚使后,闲居福州,赵鼎做了宰相,多次对赵构进言,张浚可以大用,张浚因此被召为“知枢密院事”,都督军马,随后进位宰相。

九月十九日,赵鼎起复为宰相。赵鼎反对议和,对主和的秦桧本是厌恶的。可秦桧的奸诈让人防不胜防,他作为枢密使,此时位居朝廷第二,却表面对唯一的宰相赵鼎言听计从,让赵鼎甚至感觉到,以前对秦桧的成见是错误的,逐渐丧失的防备之心;秦桧暗中却使各种阴招排挤赵鼎。半年以后,赵鼎被罢免宰相职位,下节再讲。

再说朝廷任命秦桧为宰相的制书一公布,朝廷士大夫奔走相告,相互庆贺,唯有吏部侍郎晏敦复,忧愁的道:“奸人得志了!”其他人还指责晏敦复说话他过头了,可见秦桧的狐狸尾巴埋藏有多深?

再说公元1137年十二月,王伦第三次出使金国,在上京(黑龙江阿城区)见了金熙宗完颜亶,先对金国废黜刘豫表示感谢,接着表明了迎接赵佶梓宫、两国议和。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