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57章 驱李纲

第157章 驱李纲(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公元1126年六月,太上皇赵佶从南方回朝,御紫宸殿,群臣朝贺,此时离金军撤兵也有近四个月。汴京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和安定,有了太平景象,朝廷将边关的忧患抛于脑后。

知枢密院事李纲深为忧虑,几次上表请朝廷预备御敌之策,并和许翰商议,选调防秋之兵,勤加训练,吴敏奏请设置“详议司”修正法制,革新弊政,对于这些举措,副宰相耿南仲都暗中阻扰。

耿南仲为什么阻扰,因为他得了红眼病!他做帝师十年,以为是理所当然的宰相,没料到吴敏、李纲位居其上,心理不平衡,便处处和吴敏、李纲作对。自古至今,这种没有大局观、没有是非观的人很多,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误国、误人、误己,可这样的人前赴后继,永不醒悟!

姚古、种师中兵败,种师道病重回京师,耿南仲道:“要想援助太原,非李纲不可!”耿南仲说得冠冕堂皇,实际要赶李纲出朝廷。而赵桓对李纲一直不顺眼,只是形势紧迫才起用李纲,如今危机解除,赵桓哪里会考虑身后事?

六月初三日,朝廷以李纲为河北、河东宣抚使,接替种师道,刘韐为副使;以解潜为河北制置使,代替姚古。

李纲对这个任命很愕然,回奏道:“臣一书生,并不知兵法,围城时,不得已为陛下料理兵事,如今担任地方大帅,恐怕耽误国事!”

李纲上疏推辞,赵桓不允许,李纲退一步,以病请求辞职,连接上十多次奏章,赵桓也不允许。此时有御史谏官也上奏章,认为李纲不能离开朝廷。这下问题严重了,赵桓认为是李纲游说的结果,下诏严加斥责。

有人私下对李纲道:“李公难道真不知道朝廷让你出行的意图吗?这不是为边关事考虑,只不过以此为借口,让京师的民众没有理由阻拦。你卧病不起,陛下发怒,李公如有不测,怎么办?”

而许翰也写“杜邮”两字提醒李纲,杜邮是秦国名将白起自杀的地方。高手讲话,两字可抵千言万语,李纲当然心知肚明,不得已,进宫受命。赵桓听李纲愿意赴前线,心中大喜。

赵桓什么都没学好,就学到了他老爹赵佶的“演戏”功夫,假惺惺地亲手写了“裴度传”三字赏赐给李纲。李纲道:“吴元济以区区蔡州之地对抗大唐,与金人强弱不可同日而语。而臣不及裴度万分之一。只是小人居朝廷,蠹害难去,如果朝廷正气,抵抗外敌也是不难事!”

两河宣抚司的兵力才一万两千人,李纲向朝廷请求调拨银两、绢帛、钱粮各一百万,但仅得到二十万。各事都没有备齐,李纲上疏请求延期上任,赵桓一看,又不高兴了,批示李纲拖延抗命,几次督促。后来又对李纲宽慰地道:“爱卿为朕巡边关,完事就可以回朝!”可以说是软硬兼施,巴不得李纲快点离开京都。

李纲此时也心中了然,凄惨地道:“臣此行,本来没有想着要回来。臣愚直,不被朝廷容纳。这次走了以后,就算没有凶险,也愿意死在敌军之手。万一朝廷坚持认为不应该抵抗金军,臣也会自动辞职,只是希望陛下体察臣的孤忠,成全这段君臣之义。”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