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杀降将张觉,不但堵死了未投降辽将的去路,更摧毁了已投降辽将的心理,引起了极恶劣的连锁反应。王安中部下很多降将及常胜军既难过又担心,都暗中流泪不已。
特别是郭药师,公开质疑朝廷:“金人想要张觉就给张觉,如果想要我郭药师,也送我郭药师人头给金人吗?”
军心不稳,这是治军大忌,此后常胜军逐步解体,为以后再次反叛大宋埋下了祸根。
王安中没有能力整顿军纪,便一走了之,请求罢职。赵佶任命蔡靖接替王安中知燕山府事!
宋朝在张觉这件事上犯了两个无法饶恕的错误。一错接纳张觉的投降,金人在占据燕京的有利形势下,依然履行合约,退出燕京等地,这样的行动表明,金人是信守承诺的。张觉想投降,赵佶前面写手札给詹度,头脑还是清醒的,只要牵制笼络就行,不必接受投降,从而引起金人的仇恨。但赵佶未能抗拒詹度、王黼等人的引诱。
二是杀张觉,接纳张觉投降是错,翻脸杀张觉是错上加错。接纳张觉已经惹怒金人,杀张觉,并不能显示出任何诚意和歉意,反而只会显得心虚和无能!
错上加错,似乎还有挽救余地,可悲的是,赵佶一再错,再三错,步步错,只能是一败涂地!
佐料:梁师成本来是一位小宦官,但他喜欢舞文弄墨,最早隶属书艺局,后来机缘巧合,被赵佶赏识,有次进士考试,赵佶竟把他的名字写入进士的名录中,宦官做进士,也只赵佶有这样的脑洞!
此后梁师成逐渐升迁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朝廷建明堂,他为都监。明堂修成后,拜为节度使,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被拜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等。
梁师成善于逢迎,很能揣摩赵佶心理。赵佶最初是把他作为下等奴仆的,后越来越重用他,凡是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他选那些擅长书法的小官练习模仿赵佶的字体,掺杂在诏书中颁布,朝官不能辨别真伪。因此权势滔天,最多的时候兼任上百个职务,被称为“隐相”。
梁师成本无文才,却喜欢自我标榜,自称是苏轼遗腹子。
当时,苏轼的文章被禁,他的文章在民间的都被毁去,梁师成向赵佶诉委屈说:“我的先辈有何罪?”此后,苏轼的文章才慢慢流行。梁师成难得做了一件好事。
梁师成说是苏轼遗腹子并非空穴来风,当时传说苏轼远谪之时,将家中侍婢送与梁氏友人,不足月而生梁师成,
《宋稗类钞》卷二载,苏轼儿子苏过,以父对梁师成,而梁师成待他如亲兄弟,曾对家中帐房道:“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禀告我。”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