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18年,童贯派军夺取西夏新筑割牛城,改名统安城。公元1119年三月,童贯统大军屯于萧关、古骨龙,梦想制西夏于死地,派大将刘法攻取朔方(陕西靖边白城子),刘法认为不可行,童贯威逼道:“你在京师时,在陛下面前亲自领命,说可以成功,现在又畏缩不前,什么原因?”
童贯将一顶大大的“欺君”帽子戴给刘法,刘法受不起,不得已,只得率军两万出战,至统安城与西夏国主弟弟察哥郎君相遇,西夏军分三阵迎战刘法前军,另以精兵登山迂回击宋军之后。
激战自早晨至傍晚,前军杨惟忠,后军焦安节皆败。朱定国力战,宋军兵饥马渴,死伤甚重。此时天黑,刘法乘夜退走,行七十里,天已明,退至盖朱峗,西夏军穷追不舍,刘法慌不择路,坠崖折足,被西夏一兵卒追及斩首而去。
察哥郎君见到刘法首级后慨叹道:“刘将军先前破我古骨龙、仁多泉等城,我曾几次避其锋,世称'天生神将',岂料今为一小卒斩首!其错在于恃胜轻出,不可不戒。”
夏军攻占统安城后,乘胜再次围攻宋震武城。震武城地处深山谷地,熙河、秦凤两路供应其军粮十分困难,当震武城即将被攻破时,察哥忽令部众停止攻城,并道:“勿破此城,留待牵制宋兵力之用。”遂引军退走。
统安城之战,宋军大败,童贯仍然隐瞒败绩,并以捷报上奏,百官多知道实情,不得已入朝称贺,却无人敢说明。
六月,西夏遣使来归顺,赵佶从国书中知道详情,才明白前线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只得偃旗息鼓,诏令童贯罢兵。
大宋和西夏连续斗狠五年,毫无所获,唯一的结果是让童贯在西北军中获得了绝对权威。
佐料:刘法是西北名将,但是在《宋史》中却没有传记!《宋史.童贯传》(卷四百八十六)有零星记录,《刘正彦传》(卷四百七十五)记载了,刘法是刘正彦之父。
因为刘正彦是作为叛臣入《宋史》的,这很可能影响了刘法的地位,儿子反叛,老子受牵连,古代有很多事例,最着名的当属曹操、曹丕父子了,曹丕篡汉,曹操自然也成了奸臣。
《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五“刘法”条,记载了刘法的一则趣事。
刘法出生时,他母亲发现蚊帐有东西压下,派人查看,上面盘着一条大蛇,蜿蜒盘旋,似乎很痛苦。刘法母亲很害怕,挺着肚子走到了别的房间去了。不久,刘法呱呱落地。
刘母再派人看那条蛇,也刚好蜕完了皮。后来刘法做将军,有贤良的名声。这当然是道听途说,牵强附会,不值得相信!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