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22章 失大将

第122章 失大将(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赵佶、蔡京在河湟尝到胜利的美妙滋味,又想对西夏故技重施。公元1104年十二月,朝廷以陶节夫为经略陕西、河东五路统帅。

此前,陶节夫为陕西转运副使,蔡京上台后,升他为知延安府,并让他修筑城池。

陶节夫经营两年,修筑了石堡等四座城寨,特别是石堡城,把天然深沟作为护城壕,可供通行的只有一条道路,西夏人在那里挖窑藏粟米达数千石,却被宋军捡了便宜,当地酋长惊叹道:“汉人占领了我们的金窝窝啊!”立即派铁骑兵来抢。陶节夫分派手下的将士抵抗,斩杀捕获统军以下的人近百个。西夏人估计难以得手,收兵退回。

后在修筑银州时,内线说西夏人已经东来。陶节夫预料他们一定会西去泾原,属下不认同,陶节夫说:“我的计策已经考虑仔细了。”陶节夫就派遗副将耿端彦迅速赶到银州,五天城池修筑完毕,西夏人果然从泾原到来,但此时城的守备已经坚固,西夏人无功而返。

陶节夫不仅有些谋略,宣传功夫也很到家,他每次进筑一城寨,便上奏朝廷:“这是西夏必争的要害之地!”

陶节夫次次占“要害”,蔡京也就频频给“要官”,不到两年,陶节夫跻身枢密直学士,统领西边五路军马。

陶节夫修了城,蔡京还让他大肆招降西夏边将、边民。

同时朝廷通过情报获知,西夏卓罗右厢监军仁多保忠有归附大宋的意图,蔡京命河湟的王厚就近招降,王厚通过接触,上奏说,仁多保忠虽想投降,可是没有部属跟随他。纵然得到仁多保忠,也不过是一匹夫罢了,于事无补!何必招惹麻烦?接连上了几次奏疏解释。

蔡京发怒,不听,王厚无法,只得和仁多保忠联络,果然被西夏发觉,引兵入侵镇戎(宁夏固原),抢掠人畜几万口。接着和湟州出逃的吐蕃酋长罗撒、多罗巴等合兵,进逼宣威城(青海西宁北五十里)。

知鄯州高永年领军抵御,行军三十里,路逢吐蕃酋长帐下亲兵,这些人都是高永年熟悉的,高永年以前接纳过他们的归顺。高永年完全没有防备,上前叙旧,吐蕃羌兵突然变脸,一拥而上捆住高永年,大宋军卒上前解救,路边两旁喊声震天,西夏兵和吐蕃兵联手杀出,宋军主将被擒,余众溃散败回。

西夏与吐蕃联军擒获大宋将领高永年,商量如何处置。

多罗巴道:“此人夺我国,使我们宗族漂落无处所,不可不杀!”因此高永年被害,更为痛心的是,多罗巴等人将他的心肝挖出吃了。

赵佶享受河湟胜利的喜悦没多久,高永年败亡的军报就传来了,赵佶大怒,亲自书写五路将帅刘仲武等人的名字,敕令御史侯蒙到秦州去逮捕审讯。

侯蒙至秦州,刘仲武等身穿囚服在军营待命,侯蒙对他们道:“将军们都是侯爵、伯爵,无须受辱于狱吏,都实话实说吧!”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