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尚书右丞陆佃被罢。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形势下,有一位御史提出要严惩元佑余党,可是陆佃多了一句嘴,道:“不宜搞得太过火了!”
陆佃由此受到攻击,罢知亳州。
第二天,赵佶下诏,以许将为门下侍郎,温益为中书侍郎,蔡京为尚书左丞,赵挺之为尚书右丞。
一年半的时间,蔡京完成了从遭贬杭州为“道士头子”,到进位副宰相的华丽转身。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了。
佐料:《宋人轶事汇编》载:曾布曾对哲宗道:“章子厚(章惇)喜欢戴隐士帽、道士袍见百官,属官都穿官服,太放肆了!”
哲宗道:“他见蔡京,敢这样吗?”
章惇性格豪迈,比较自负,恃才傲物,谁都不放在眼里,哲宗为什么这样说,章惇不敢轻视蔡京?这里有故事。
哲宗时年间,蔡京为翰林学士,有次到章惇丞相府拜访。
按惯例,宰相从政事堂回家,如果有客来访,大臣一般直接下马或下轿,径直到客厅会客。
章惇则不同,他的架子大,他虽然听门人说蔡京来访了,但是仍然按自己的老规矩,先进内屋,脱了官服,换上道服,慢腾腾地走出来。
蔡京刚好上厕所,碰巧看到章惇回家了,见章惇不按规矩来,竟进内屋去换衣服了,有轻视自己的意思,他便对章惇门人扬言说要走了。
章惇听了下人汇报,急忙走出来惭愧地道:“想必是我换衣服得罪你了,请你再等等!”(看来宋朝官员之间还是很讲规矩的)
蔡京却很矜持地说道:“我虽是小小一翰林,却是天子的私人,不是相公的僚属,即使我人微言轻,难道就侮辱了相公你吗?”说完,站起来还是要走。
章惇没想到蔡京不仅牙尖嘴利,还比自己豪横,忙用手拦住蔡京,诚恳地请他留下,蔡京却不给面子,拂袖而去。
蔡京回家后,还不干休,将事情经过上奏哲宗,且自己以轻视上司(指宰相章惇)请罪(蔡京的手腕果然不一般),哲宗却认为蔡京做得很得体,因此下诏:“宰臣章惇罚铜七斤!”
此后,蔡京再也不因私事登章惇的家门了。这就是哲宗说章惇不敢怠慢蔡京的原因。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