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94章 车盖亭

第94章 车盖亭(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御史盛陶道:“不能助长告发的风气!”

中书舍人彭汝砺道:“这是罗织罪名啊!”

但是另一宰相吕大防认为,蔡确党羽众多,不可不防。元老文彦博甚至主张将蔡确贬到岭南。于是蔡确由观文殿学士贬为光禄卿,到商丘任职。

先前梁焘从地方召至京师任谏议大夫,路过河阳,邢恕对他说,蔡确有策立皇帝的功勋。梁焘上任谏议大夫后,将这事对太皇太后说了,太皇太后听后勃然大怒,宣谕执政大臣道:“官家是先帝长子,子承父业,理所当然,蔡确有什么策立功劳?如果让蔡确回京师,欺上瞒下,妖言惑众,不是朝廷祸害吗?应该将他贬到英州,永绝后患。”

宰相吕大防和尚书右丞刘挚毕竟心软,听到太皇太后提出这么重的处罚意见,都说蔡确母亲年老,主张改为其他地方,英州属岭南,路途遥远,在当时,被贬岭南,等于宣判了死刑。

太皇太后余怒不息道:“山可移,此州不可移。”六天后,朝廷下诏,蔡确被贬为英州(广东英德)别驾,安置在新州(广东新兴)。

众人退出,范纯仁忧心忡忡地对吕大防道:“自真宗末年以来,岭南路荆棘近七十年,我们开了这个先例,自身恐怕也难保啊!”

六月,刘安世、吴安诗又上疏弹劾范纯仁是蔡确党,范纯仁只好自行辞职,贬知颍昌府,王存贬知蔡州。不仅如此,出言相救蔡确的,都受到打击。李常贬邓州,盛陶贬知汝州,彭汝砺贬知徐州。

范纯仁和王存宅心仁厚,政治上既有大局观又有远见,极力挽救蔡确,其实就是挽救元佑党自己,可惜其他元佑党人鼠目寸光,图一时之快,将车盖亭诗案办成了北宋开国以来打击面最广、力度最大的一桩文字狱案。他们利用太皇太后对蔡确等人的不满,捕风捉影,对整个新党集团进行了一次斩草除根式的清算。蔡确被贬新州时,元佑党同时将原被贬新党人员章惇、韩缜、李清臣和张商英等人顺带又撸了一遍。新党对元佑党人更加仇恨,为新党上台后展开疯狂的抱复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佐料:蔡确,字持正,泉州晋江人。在《宋史.奸臣传》名列第一。

蔡确十分聪慧,崇尚气节,不拘小节。公元1059年中进士,任邠州司理参军,因受贿被告发。转运使薛向巡视陕西时,想治他的罪,可见他仪表秀伟,召他谈话。聊了一通之后,发现他肚里很有料,赦了他的罪,后来韩绛、韩维都很欣赏他,总之蔡确有才有貌!

宋神宗时期,蔡确也得到王安石的赏识,推荐他做三班院主簿。但蔡确虽有才干,却长于见风使舵和阴谋诡计,当他见到神宗有疏远王安石之意时,竟不顾知遇之恩,上书参劾王安石。

蔡确为了谋取高官,制造了多起冤狱。他从知制诰升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均靠制造冤狱谋夺别人的官位而得位。因此,很多大臣都看不起他,而蔡确却自以为本事了得。神宗病危时,蔡确与邢恕欲立神宗同母弟雍王颢或曹王頵为储君,阴谋未成,反过来诬陷高太后和王珪有废哲宗之意,自谓有策立之功,典型的有才无德。

蔡确虽然攻击过王安石,但是系新党的主要骨干,也曾主持过司农寺,青苗法、免役法的主要制定者,执行新法的决心倒是没有动摇过,后来还积极参与元丰改制。所以元佑党人对他尤为嫉恨。公元1093年,蔡确死在岭南贬所,享年六十八岁。没有等到哲宗亲政的一天。哲宗亲政后,立即将他复官,追赠太师,谥号“忠怀”,徽宗时竟被追封为“清源郡王”,南宋高宗时,再次贬为武泰军节度副使,其他官职全部被剥夺,至此盖棺定论。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