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84章 清外围

第84章 清外围(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至此,执政大臣中,已经有两位坚定的保守派了。

吕公着上位后,又向朝廷提出:“国朝以前制度,执政大臣在便殿奏事,只有中书宰相和枢密院两班。后来先帝修改官制以后,中书宰相一分为三,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为一班,虽然有过三省一起奏事的情形,但是这种情况很少,执政大臣,都是朝廷遴选,大家应该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以辅佐新君!”

吕公着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说,国家大事的决策,同为执政大臣,我们副宰相也应该参加,不能靠边站!朝廷随即下诏,让三省长官一同奏事、取旨、听读谏官御史奏章。

不久王岩叟担任监察御史,刘挚担任侍御史。此后他们成为保守派打击新法派的主攻手。

司马光和吕公着两人一唱一和,迅速扫平外围障碍,为扳倒新法派、废除新法做了充足准备。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是私下协商好的!

佐料:刘挚,字莘老,永静东光(河北东光)人,公元1059年进士。

刘挚小时候,父亲刘居正对他要求相当严格,尤其是在读书方面,早晚没有空闲。有人认为刘居正对儿子督责太过,劝慰道“你只有一个儿子,难道要求不可以宽松一点吗?”

刘居正回答道:“正因为只有一个儿子,才不能放纵啊! ”

刘挚童年时期严格而良好的教育,为他日后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可惜的是,在他十岁的时候,刘居正逝世了,刘挚只好与母亲回到东平外婆家,并在那里就学。

刘挚考中进士后,任冀州南宫(河北南宫)令。在他刚上任时,南宫县百姓困苦凋敝,可是缴纳捐税钱帛负担很重,很多百姓因为支付不了赋税而家破人亡。

刘挚上书转运使,请求裁减税钱,反而惹怒了转运使,要罢免他的职务。他不为所惧,坚持上书给朝廷。当时,刚毅正直的包拯任三司使,出面为他说话,奏明仁宗皇帝,仁宗同意了他的意见,裁减了南宫县税钱。平民百姓非常感激,都高呼:“刘长官救活了我们啊!”

当时,刘挚与信都令李冲、清河令黄莘都因为治理地方成绩卓着,并称为“河朔三令”。

刘挚后来官至宰相,以后还要细说。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