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良江之战后不久,交趾李仁宗便奉表求和。当时宋军疫病流行,官兵八万人,民夫二十万,死者大半。尽管富良江和交趾京都河内仅有一河之隔,郭逵再不敢进兵,并表示“愿以一身活十余万人命”,代表大宋和交趾讲和,同意撤兵,并让大将陶弼殿后。
郭逵撤兵时,怕交趾袭击,连夜拔营回军。交趾隔江窥探,得知陶弼殿后,不敢追击,陶弼命本部人马不动,第二天早,结队慢慢而退,大军得以回撤。
郭逵南征,取得了广源州(越南高平省广渊县)、门州(越南谅山省同登)、思浪州(高平省下琅)、苏茂州(越南广宁省东北)、桄榔县(谅山鹿平县南),群臣朝贺。
赵顼下诏,以广源州为顺州,命陶弼留“知顺州”。但是郭逵因为擅自议和,受到了处罚,贬为左卫将军,安置在洛阳,此后闲置了十年。
赵卨也降为直龙图阁,知桂州。燕达因功自忠州刺史迁升为荣州防御使。
佐料:郭逵是和狄青齐名的北宋战将。郭逵字仲通,郭逵自少为人豪爽,喜欢研习兵法,最初凭借其父郭斌的恩荫,补任北班殿侍。后在陕西都部署范仲淹麾下任职。
郭逵最早从两件事体现出了他的军事才华:
军中议论攻西夏取灵武。郭逵表示反对,他说:“路途遥远、后勤跟不上,对方城池坚固而我方兵不多,我看不到有何利益。”结果出师不久,泾原任福全军覆没。众人佩服郭逵有先见之明。
陈执中为京东路安抚使,调郭逵为驻泊都监,有次陈执中和幕僚宾客议论当世名将,大家公推为葛怀敏,只有郭逵唱反调。公开道:“葛怀敏容易对付,他日必败朝廷大事!”
陈执中有些生气,但隐忍不发。一段时间后,陈执中找来郭逵,问道:“你凭什么认为葛怀敏不是名将,而且以后会败事?”
郭逵回答道:“葛怀敏贪功侥幸,勇则勇矣,没有谋略,可擒也!”
陈执中叹息道:“君真是知晓兵法,葛怀敏已经全军覆没了!”
公元1058年,郭逵率军顺利平定了湖北蛮溪彭仕曦的叛乱,累迁容州观察使,殿前都虞候,泾原路副都部署。英宗时,升为同签枢密院事,郭逵因为是武将出身,位列执政,谏官、御史一直议论纷纷,神宗时改为宣徽南院使,判郓州。战交趾后,贬在洛阳安置,隐居十年,神宗儿子即位后,才重新被起用,公元1088年卒,享年六十七岁,赠雄武军节度使。
郭逵懂兵法,习阵图,尤其善于使用部将,郭逵新到一军,必定仔细询问各部将的擅长的本领,然后亲自检阅,因此临阵,各部将能够人尽其才!
郭逵最早从两件事体现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