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2年七月,章惇被朝廷任命为“荆湖南、荆湖北两路察访使”,章惇之所以察访荆湖南、北两路,是由于先前荆湖北路提点刑狱赵鼎上言,峡州(湖北宜昌)的蛮族苦于其部落酋长奴役和剥削,都想归附朝廷,请朝廷重视,派员主持招抚。
几乎在同时,辰州(湖南沅陵)士人张翘,虽然无官无职,却忧国忧民,也上书朝廷,说南江(沅江以南以东,湖南中西部,重庆、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北江(沅江以北以西,湖南西部,湖北南部)的蛮族也欲归化朝廷,朝廷如用心经营,将大有可为!
赵顼正有雄心壮志收复没有正式纳入治理的夷族,因此很上心。经王安石推荐,任命编修三司条例官、集贤校理、中书检正章惇挑起这副重担!
章惇到了荆湖南路后,仅用四个月,异常顺利地招抚了梅山蛮。随后,章惇迅速将目光转向了北江、南江。
北江蛮各酋长中,最大的是彭氏,占据当地二十州(当然,这里的'州'地域都相当小),每州设刺史,以其中的“下溪州”(湖南古丈县东北)刺史兼任“都誓主”,另外十九州都隶属于“都誓主”。
各州刺史、官吏都是世袭,如有空缺,“都誓主”率各州酋长合议,具体立谁接任,然后上报朝廷,朝廷赐敕告、印符,受命者隔沅江向北拜谢,并不到朝廷接受任命,其他小官吏则由各州刺史自行任命,实际上是自治状态!
章惇来荆湖时,北江“都誓主”是彭师晏,章惇让“湖北提点刑狱”李平招抚彭师晏。李平颇有策略,他采取迂回手段,先招降了彭师晏手下的酋长张景谓、彭德儒、向永胜、谭文胜、覃彦霸等,如此一来,彭师晏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只得屈膝投降章惇。
公元1072年底,章惇在“下溪州”筑新城,赵顼赐名“会溪”!隶属于辰州(湖南沅陵),开始像中原一样收取赋税。彭师晏被护送至京城,赵顼授予他礼宾副使、京东州都监,北江因此收复,正式纳入大宋版图。
南江当时现状则比北江复杂一些,其中的舒氏占了四州,田氏占四州,向氏占五州。章惇故技重施,派“湖北钤辖兼知辰州”石鉴去招降。
公元1073年初,向氏最先接受招抚,向章惇贡献先朝所赐的宝剑及印玺,接着舒氏也表示归顺,唯有田氏首领田元猛,桀骜不驯,不但不接受朝廷招抚,还乘舒氏、向氏和大宋地方官交接之时,侵夺了舒氏、向氏的地盘。
自章惇来荆湖后,各项行动都很顺利,眼看圆满收官,没想到最后在田氏这儿卡带了!
面对这种局面,章惇很窝火,也不按常理出牌了,他花样翻新,不再派遣朝廷正式官员前去招抚了,却听信幕僚李资、张竤的鬼话,派他们带了少量军卒再次进南江招抚。
李资、张竤两人,本是流亡在外的辰州人,辰州士人张翘上言时,他们也同时向朝廷献策,认为南江可取!章惇看过他们的献言,觉得很对自己胃口,因此招募他们在身边,此次正好派上用场。
谁知李资、张竑两人色胆包天,正事不做,进了南江后,两人发现当地夷族少女别有风姿,滋味自然和内地不同,两人倚仗是天朝使者,忘记了在别人地盘上,竟奸.淫了当地夷族少女,结果不难预料,田元猛获悉后,发飙了,李资、张竤下半身的出格,让上半身的脑袋付出了代价!
田元猛杀了李资、张竤,于是章惇发怒,出兵攻讨,因此南江骚动起来。赵顼怀疑章惇未按原商定的招抚计划行事,王安石也着急,再三告诫章惇不要轻举妄动,章惇则认为已经三番五次按原计划行事了,田元猛抗命不遵,再招抚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只剩出拳一条路了。
章惇做事风格一贯胆大,动作果断迅速,立即发兵平定懿、洽、鼎三州。“荆湖转运副使”蔡煜极力劝阻,说仓促出兵,难以成功,要等朝廷诏令才行。章惇充耳不闻,蔡煜急忙上报朝廷。
赵顼接到蔡煜报告,同意蔡煜的意见,打算把这事专门委托给蔡烨办理,王安石却极力支持章惇,双方争论不止。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赵顼对王安石的敬重程度。面对分歧,赵顼不是下旨,而是协商、争论对错。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