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52章 细解“法”(下)

第52章 细解“法”(下)(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免行法”,即规定官府不再向“行户”收实物 ,而是照“行户”获利的多寡向政府交纳钱款,称为“免行钱”。

另外皇宫所需一切物资的买卖,全由杂卖场务、市司等根据市场所估物资价格的高低进行买卖,钱款从“免行钱”里支付。

(十二)公元1074年七月,立“手实法”。这是针对有的民户隐瞒财产,“免役钱”征收不均衡而产生的附属法。

“手实法”,说通俗点,就是财产税。这个法是吕惠卿创制,当时王安石暂时离开了宰相职位。

“手实法”规定申报的项目极为广泛,不仅田亩、屋宅、畜产要估价申报,尺椽寸土,鸡豚家畜均预陈报,如有隐匿,鼓励他人告发,并以查获资产的三分之一作为赏赐。

第二年十月,王安石授意,邓绾提出,“手实法”鼓励告讦,民户忧心忡忡,商人买卖货物,财产常有变动,难以确定财产总量,总之扰民太甚,赵顼下诏废止。

除了这些主要法律,还有一些辅助新法,比如:

“三舍法”: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初入太学为外舍,七百人;外舍升内舍,三百人;内舍升上舍,一百人。上舍免除进士考试,直接由朝廷赐进士及第。实际增加了做官途径。

盗贼重法:强化对谋反、杀人、劫掠、盗窃罪的镇压。凡犯有《盗贼重法》所定各罪者,从重惩处。其实只是为了维护统治阶层的人身财产和利益,以严刑峻法打击民众的反抗。

王安石变法内容包罗万象,范围触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是从上到下的社会大变革!对大宋的影响极为深远!

佐料:王雱是王安石的独子,王雱才高志远,聪慧异常。善属文,议论刻深,有决断,他于二十四岁中进士。之后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为确立变法的理论依据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由于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士大夫将很多怨气都撒在了王雱身上,《宋史.王雱传》便形容他“剽悍阴刻,无所顾忌”、“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为了抹黑他,《王雱传》还特意记载了下面这件事。

变法初期,王安石信用太子中允程颢。一天盛暑,王安石与程颢在家中商谈,王雱赤着脚,披头散发,手拿着妇人的衣冠走了出来,问王安石道:“你们在谈些什么?”

王安石道:“因新法数次受到人为阻挠,正与程君商量呢。”

王雱一听,大大咧咧地嚷道:“砍掉韩琦、富弼的头,悬于街市,则新法就可实行了。”

王安石急忙阻拦道:“我儿莫要乱说。”

程颢正色道:“正与参政讨论国家大事,子弟不应干预,快请退下。”王雱才怏怏不乐地走了。

其实,王雱的见识和行事,颇具年轻政治家的风采;从他着述来看,则是一位着述颇丰,思想、学术成就较高的、早熟的学者。

《宋史·艺文志》载,王雱着作有《论语解》十卷、《注孟子》十四卷。《宋史·王雱传》载,王雱有《策》三十馀篇、还有《老子训传》、《佛书义解》、《诗义》、《书义》等。

王雱于公元1076年病逝,年仅三十三岁,王安石悲痛欲绝,这也是他于当年辞去宰相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