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1年正月,赵祯认为李元昊猖獗,想主动出兵征讨,杜衍等认为不宜轻举妄动,赵祯不听,诏命鄜延、泾原两路调兵遣将,以期月底进兵。
鄜延路范仲淹上疏道:“正月塞外大寒,我军暴露,难以忍受。不如等春后,敌人马瘦人饥,比较好下手。我鄜延路是西夏进兵的必由之路,我按兵不动,可以有效牵制李元昊。”
赵祯同意,但仍然交代范仲淹,要和泾原路的韩琦协商配合好。
韩琦听范仲淹不出兵,立即上疏道:“两路合力,恐怕都难以完胜,鄜延路以牵制为名,按兵不动,我泾原路孤军深入,怕是不妥当!”
赵祯将韩琦的奏章转给范仲淹看,这位“小范老子”却道:“打仗是国家大事,一动就应该制敌于死地!否则,不宜轻举妄动。”
韩琦派判官尹洙到延州和范仲淹商议,范仲淹坚持不可,两位统帅意见相左,朝廷好生为难!
佐料:种世衡是大儒种放的侄子。因为种放的原因入朝做官。但是仕途跌宕起伏,很不顺利。
直到公元1040年,范仲淹主持鄜延路军事,慧眼识珠,种世衡才大放异彩。先主持修筑清涧城,在范仲淹的鼎力推荐下,种世衡任命为知清涧城,此时种世衡已经五十六岁了。
不久种世衡知环州,环州蕃部有牛家族叫奴讹的人,向来倔强,从没有出来拜见郡守,听说种世衡来到,急忙到郊外迎接。种世衡与奴讹约定,第二天当到其帐舍,前去慰劳部落。
当晚大雪,厚达三尺。左右劝道:“地势险恶不可前去。”
种世衡道:“我正要结信于诸羌,岂能失约。”于是坚持出发。
奴讹也认为种世衡不能按期到达,正在大帐里高卧。
种世衡突然到来,奴讹起而大惊道:“此前从没有官员到我部落,您是真不怀疑我们!”于是率领他的部众四面围绕着下拜表示听命。
羌人慕恩部落在当地最强大,种世衡曾在晚上和他饮酒,并命侍女出来陪酒。侍女流光溢彩,慕恩失魂荡魄。种世衡觉察后,假装起身入内室,偷偷在墙壁的封隙中窥视。
慕恩果然按耐不住,对该侍女动手动脚,种世衡心中暗笑,乘其不备突然走出来,慕恩惭愧恐惧请罪。
种世衡笑着道:“你想要得到她吗?”马上把侍女赠送给他,慕恩欣喜若狂,从此誓死为种世衡效力。诸部中谁背叛,种世衡都派遣慕恩讨伐,战无不胜。
有兀二族,种世衡招之不来,就命令慕恩出兵诛杀兀二族。其后一百多帐都自动归附,无敢有二心者。
种世衡的儿子种谷、种谔、种谊,孙子种师道、种师中,皆后世名将,后面将细说。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