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内心大怒,一边命命参知政事王曾再去按视山陵皇堂(皇帝墓室)。一边召冯拯、曹利用商议怎么处置丁谓。
王曾带领司天监人员,又仔细察看了真宗皇堂,询问了各级相关人员,回来复命道:“丁谓包藏祸心,命雷允恭将皇堂转移到绝地!”
刘娥大惊,立即下手诏,将雷允恭逮捕诛戮,并查抄了他的家。
几天后,刘娥与赵祯坐承明殿,召冯拯、曹利用、王曾等宣谕:“丁谓身为宰相,却与宦官暗中勾结!”
接着刘娥出示丁谓托请雷允恭,命内宫后苑工匠打造的金银器皿,还有雷允恭曾经向丁谓请求担任皇城司总管的书信。
刘娥又道:“丁谓以前由雷允恭向吾转奏事,都说已经和你们商定好了,因此上奏,再者说这次擅自迁移先帝皇堂,几乎耽误大事,雷允恭已经伏诛,丁谓也罪不可赦!”
冯拯回奏道:“自先帝登仙,政事都是丁谓和雷允恭商量议定,而且他们每次都说奉了太后旨意,臣等不敢辩白虚实。所幸太后、陛下明察其奸诈,这是宗庙社稷之福!但是丁谓固然有罪,然而新帝刚即位不久,如果诛戮大臣,恐怕惊骇天下耳目!再说丁谓哪里有谋逆之心,只不过未奏山陵事罢了”
刘娥怒气稍解。
任中正平素和丁谓最友好,见缝插针,竟话锋一转,进言道:“丁谓受先帝托孤重任,追究他罪责的同时,也请太后、陛下根据法律,讨论他的功劳!”
王曾驳斥道:“丁谓不忠朝廷,得罪宗庙社稷,还有什么功劳可谈的?”
第二天,丁谓被罢相,降为太子少保,分管西京洛阳。任中正也罢为知郓州。
七月底,女道士刘德妙案发,丁谓和刘德妙关系密切,受到牵连,再次遭贬,直线下降为崖州(海南三亚)司户参军,和寇准在同一级别上了,几个月前,丁谓打击寇准和李迪时,会想到这个结局吗?
佐料:《宋稗类钞》记载了丁谓是如何被王曾算计的,读来让人怀疑人生。
丁谓做宰相执政时,不许同列单独留下来和太后及仁宗奏对。怕他们在他背后说自己坏话。对于丁谓的霸道,同列都愤愤不平,唯有王曾对丁谓很顺从,从来不和丁谓唱反调。
一天王曾对丁谓道:“下官想向陛下求恩泽,又不敢单独留下来。”
丁谓警惕性全无,随口道:“王公留下来不妨事!”
王曾于是向刘娥和赵祯呈进文字一卷,全部是说丁谓的罪行。
丁谓走不多远,又很后悔答应王曾。
不数日,丁谓便被贬到崖州去了。
欧阳修的《归田录》记载的一件事,又可以窥到丁谓的另一面:
寇准被贬,盛度等和寇准关系密切的九人都遭罢黜,而杨亿和寇准最要好,丁谓爱惜他的才能,曲意保全!世人议论丁谓排除异己、贬黜朝臣甚多,但是爱才一节值得称道!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