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章 皇太后

第1章 皇太后(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二月二十九日,丁谓再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贬李迪为衡州(湖南衡阳)团练副使。赵祯虽然对李迪的处罚有不同意见,但刘娥怨恨李迪曾极力阻止真宗立自己为皇后,也同意丁谓的建议,赵祯作为皇帝,此时无力出手拯救自己的师傅。

丁谓极其仇视寇准和李迪,一心想置两人于死地,但太后与皇帝并无此意。丁谓高度发挥自己的阴险狡诈。

丁谓命“中使”(宫中所派使者,一般是宦官担任)捧诏书,到寇准贬所道州(湖南永州)宣诏,事前安排“中使”用锦囊包着长剑挂在马头上,让人误以为皇帝的旨意是要诛杀寇准,寇准为了自己的体面,很可能没等宣读诏书就自杀了。丁谓这一招十分毒辣!

“中使”赶到道州,道州官员见“中使”的装束,也以为朝廷下旨诛戮寇准,都惶恐不安。寇准从宰相高位,一路贬到道州做司马,但他心胸开阔,淡然处之,此时正和道州官员宴饮欢乐呢!

原来,寇准虽然没有了宰相职位,但因为一贯为官清正,很得地方各级官吏尊敬,尽管罢相,以往的威势尚在,当时道州的各级官员时常宴饮他。

寇准听完驿卒绘声绘色的汇报后,神色依然自若,继续喝酒饮宴,道州州吏惊惧地出迎“中使”,“中使”故意避而不见。州吏派人问来意,“中使”故作神秘,不答。众人惶恐不安,不知怎么办了!

唯有寇准,依然岿然不动,只是让人传话给“中使”道:“朝廷若赐死寇准,愿见敕书后上路!”

“中使”见寇准不上当,不得已,只得拿出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的敕书。

寇准听说“中使”有敕书,放下酒杯安步走出,跪拜听完敕书后,仍然回去赶赴宴会,直到夜晚才散席。道州官员才知是虚惊一场。

相比之下,李迪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差好几个等级。“中使”到郓州,李迪一听“中使”装束特征,内心便已崩溃,欲拔刀自裁,好在他儿子手疾眼快,救了下来。从郓州到衡州,李迪的宾客邓余,一直贴身保护,李迪也得以保全性命。

后来,有人规劝丁谓道:“李迪如果遭贬死,相公不怕世人议论吗?”

丁谓无所谓地回答道:“以后有书生写史,也不过是写一句\\u0027天下惜之\\u0027而已。”丁谓得意忘形,怎么会想到,仅仅四个月后,自己便步入寇准、李迪的后尘。

佐料:《宋碑类钞.权谲》记载了丁谓的一则故事,充分体现了丁谓的狡猾、诡谲。

丁谓跟从赵恒巡幸,礼成后,赵恒下诏赏赐辅臣玉带。当时两府辅臣有八位,而皇帝行宫供应库里只有七条玉带。另外皇宫的尚衣库有玉带名“比玉”,但是更加贵重,价值数百万。

赵恒打算让八位辅臣都得到赏赐,丁谓妄图得到尚衣库的“比玉”带,可当时他是八位辅臣中排位最末的,如果尚衣库的“比玉”带拿出来做赏赐,论资格怎么也轮不到他。

丁谓便吩咐办理此事的官吏,不要到尚衣库里去取“比玉”带,他说有他小私带,自己佩戴小私带就行,等回京后赏赐其他物件也好,官吏向赵恒做了汇报。

等赵恒赏赐完毕,才发现丁谓的玉带仅有一指来宽。赵恒回头对内侍道:“丁谓的腰带和其他辅臣大不相同,快去找一条玉带替换。”

内侍回答道:“只有尚衣库还有\\u0027比玉\\u0027带!”赵恒也不细问,只命令内侍拿出来赏赐给丁谓,丁谓处心积虑,终于如愿以偿。

只不过,丁谓败落后,这条玉带在宋神宗时期又回归内府。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