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14章 陷灵州

第114章 陷灵州(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赵恒即位后,大宋东北面边境,契丹不遗余力地挑拨,让赵恒疲于应付。

西北面的李继迁,也不让他省心。

公元997年三月,赵恒刚即位,对他采取安抚的策略,封他为“夏州刺史”、“定难节度使”,给了他夏、银、绥、宥、静五个州的地盘,李继迁埋头发展自己的势力,暂时消停了几年。

公元1001年九月,清远军(宁夏同心)监军段义,在李继迁的引诱下叛变,随后,清远军城被李继迁攻陷。

十月,麟延路副都部署曹璨,率领归顺的蕃兵在唐龙镇的柳拨川突袭了李继迁的锱重,缴获甚多,大宋西北面重起烽烟。

大宋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赵恒的头开始疼了!

赵恒任命张齐贤为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以右司谏梁颢为副使,抵抗李继迁。这时的张齐贤,刚从宰相位置上挪下来。

张齐贤认为:“灵武是座孤城,难以守御,朝廷应该联络和李继迁有矛盾的蕃部大族首领,授以官爵、诱以利益、结以恩信、激以利害。等蕃部归顺朝廷,再往西北适当增加兵力,防御李继迁。”

但是在这之前,赵恒曾经专门就灵州边防的事,询问以前的师傅李至,李至对灵武的观点却是迥然不同,李至道:“河湟之地,夷夏杂居,所以先王置之度外。现在不如放弃灵州,将朔方军移防环州(甘肃环县),则边境安全得多!”

赵恒又问李沆。

李沆和李至共穿一条裤子,也道:“李继迁不死,灵州终非朝廷所有,不如暗中派使者到灵州等地,让边将军民都迁入内地,使灵州成为空城,那么边将和军民都卸下了负担。”

李至、李沆忠心为国,但对边事却迂腐得很!

赵恒对灵州的事拿不定主意,便交由大臣们讨论,这下,就如“竹竿捅了马蜂窝——乱哄哄了”。

大臣杨亿等上疏,意见和李至、李沆相同,主张放弃灵武,退守环州、庆州。

永兴军何亮上疏道:“一,灵州地方千里,表里山河,舍弃了,李继迁便捡了大便宜;二,环州、庆州到灵州有近千里,西夏和戎狄合二为一,将是心腹大患;三,如舍灵武,从西域通我国内的买马通道就截断了,以后的战马从何而来?四,灵武不但不能舍弃,结合灵武的防御状况,反而应该在灵州修筑溥乐、耀德二城,以疏通河西的粮道,巩固灵州的防备!”

何亮的观点切中肯綮,很有真知灼见。

也有其他辅臣认为,灵武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丢失,沿边诸郡州都难以保全。

赵恒见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陷入了两难。

殿中丞郑文宝,长期在西北护粮,通晓当地情况,熟悉当地语言。当时因为在家服丧,没有参加讨论。

赵恒特意单独召郑文宝询问边情,郑文宝准备充分,将事前所绘的河西陇右图献给赵恒,详细述说了当地的人文地理,并且坚称,灵州不能放弃。

赵恒考虑来考虑去,觉得祖宗基业不能丢,灵武不能弃。决定采取坚守的策略。

赵恒任命王超为“西面行营都部署”,率六万步骑兵镇守永兴军,以便随时援救灵武,任命郑文宝为随军转运使。

对于何亮所建议的筑城方略,赵恒却置之不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