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民轻车熟路地带着易凡和书香走进衙门的院子。院子里虽然显得陈旧古朴,但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每一块石板都被擦拭得光亮可鉴,缝隙间几乎看不到一丝灰尘。院子里几株古老的树木枝繁叶茂,像几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衙门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也为这略显清冷的院子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易凡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泥土芬芳和草木的清香,让他原本还有些昏沉的头脑瞬间清醒了许多,感到格外的舒畅与惬意。
走进屋内,易凡终于看清了谷濂的模样。谷濂是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岁月的风霜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显得面容有些清瘦,但他的眼神却十分明亮,透着一股睿智与坚毅。他身上穿着的官袍虽然已经被洗得有些发白,甚至衣角处还打着几个补丁,但却干净整洁,没有一丝褶皱,穿在他身上,更显得他气质不凡。此刻,他正全神贯注地伏案办公,手中的毛笔在纸张上不停地书写着,专注的神情让人不忍心去打扰。易凡心中断定,此人必定就是备受百姓爱戴、大名鼎鼎的洛州刺史谷濂。
房间里的布置十分简单朴素,除了一张堆满公文的书桌和几把样式陈旧的椅子外,再无其他多余的陈设。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从笔法和构图来看,显然并非出自名家之手,笔触稚嫩,画风质朴,应该只是从市井之中随意购置而来,仅仅是为了给这个简陋的房间增添几分文雅的气息而已。
易凡环顾四周,留意到最多的还是堆积如山的公文,它们整齐地摆放着,占据了书桌的大部分空间,旁边则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随时等待着主人的使用,彰显着这里忙碌而又务实的工作氛围。
“大人!”易民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声音打破了房间里的宁静。
谷濂闻声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笔,脸上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目光落在易凡身上,温和地说道:“哦,长史大人,这位想必就是小易大人吧?”
易凡连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态度谦逊有礼:“小的易凡,久仰大人威名,今日特来拜见!”
“易家满门忠烈,世代为国尽忠,这般忠义之举,着实令人钦佩不已!”谷濂的眼中流露出由衷的敬佩之色,语气中充满了赞赏。
“大人过誉了,与您一心造福一方百姓,数十年如一日的功绩相比,易家所做实在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易凡谦虚地回应道,言语中满是诚恳与敬意。
“小易大人谬赞了,我不过是在其位,谋其职,尽自己应尽的本分罢了!”谷濂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热情地说道,“快请坐,请坐!”
易凡微微欠身,以示感谢,等谷濂和自己兄长都坐下之后,这才缓缓坐在椅子上,而书香则站在易凡身后,身姿挺拔,眼神专注。
“来人,上茶!”谷濂高声吩咐道。
不多时,一位年事已高的仆人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端着茶盘走了进来,依次为易凡等人奉上茶。易凡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的味道虽然有些苦涩,只是最普通的粗茶,但在这简朴的环境中,却仿佛蕴含着别样的醇厚与甘甜。他深知,这一杯粗茶,恰恰体现了谷濂大人清正廉洁、不事奢华的高尚品格,也让他对谷濂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谷濂一边与易凡交流,一边不动声色地仔细观察着他。他专注地聆听易凡的每一句话,留意他的言辞表达和语气语调;观察他的神态表情,从眼神中探寻他的内心世界;审视他的一举一动,留意他的肢体语言和行为举止;同时,也暗暗观察他的脸色变化,试图从细微之处了解他的性格和为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