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一句题外话,如今的影视娱乐圈子里,几乎所有的银屏角色,实际上都是预设好的标签化角色。
最大化传播效果,提升影响力和收视率、票房,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而已。
“我们就算一名球员上场45分钟,全场只休息三分钟,和没休息也没什么区别了。”
史密斯继续道:“再假设,他所在的球队,篮板球爆肝了,全场摘下了60个——足够夸张了,真的,如果你去关注一下最近这些年来的单场球队篮板球数记录的话。”
“再假设,全队除了这个篮板狂人之外,再也没有平均水准以上的篮板球手了——任何位置上的都是。这一点就保证了,大部分的篮板球会被这个篮板狂魔给摘下来。”
“以这个最最极端的情况为前提,我们可以大致算一下,现代NBA比赛中,一名球员的单场篮板球数极限,大约在哪里。我们视频联系NBA数据专家霍灵格老兄,嗨!能听见吗??”
计算过程不再赘述,著名数据专家霍灵格出现在远程视频直播画面上,一番寒暄之后开始滔滔不绝。对于这种问题,身为数据专家的霍灵格自然曾经大致算过,很快,结论就出炉了。
“35到38个,极限的极限了,基本上是70秒钟一个篮板球。”
霍灵格一番计算完毕,一脸正色道:“这就是现代单场比赛里,单名球员的篮板球数极限数据了。”
“70秒一个篮板球啊……”
巴克利身为篮板高手,也皱着眉头仔仔细细的算了一会儿。
包括他自己在内,近现代NBA赛场上,还是出现过一些冲击到单场30个篮板球数据的人物的。那些比赛的录像如今看来,感觉几乎就是:全场的篮板球,全被一个人给摘下来了。
那已经是极限了,巴克利自己也好,摩西马龙也好,罗德曼也好,加内特也好,大本、穆托姆博等等等等人都好。
没有人能够超过这个极限了。
“70秒钟能干什么?平均20秒一个进攻回合的话,能够给双方打总共三次半进攻。其中有一半会进球,0.25次会失误、抢断、犯规之类的。剩下1.5次会产生篮板球,而那个球员就要抢下其中一次——无论前后场。”
霍灵格继续分析几句,众人也都是点头深吸一口气,这么听起来,难度确实高的有些离谱了。
“节奏飞快的比赛中,以平均14秒一个回合来计算,70秒是5次进攻回合。还是之前的计算,一半进球,0.4次失误、抢断、犯规之类的。剩下大约2.1次会产生篮板球,这名球员就要抢下其中一个。”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