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九比别人更加了解运十,因为即使在共和国下马了运十之后二十年重新启动大飞机项目,在运十下马之后三十多年。国产大飞机的制造依然困难重重。
有的东西,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来支撑,而且还需要强大的设计能力。
在运十项目设计过程中,广泛地参考了国内引进的波音707、三叉戟等机型,从一开始的苏联航空设计标准,到后来的参考英国航空器设计规范,最后应用美国人的设计规范,仅仅在设计标准上面,就融合了苏、英、美三国不同的标准体系。设计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在材料、制造工艺、装配等方面遇到了大量的问题。
设计能力。必须向着制造能力进行妥协。
运十的设计团队清楚这些,九院从了解到的资料以及技术文件同样清楚这一项。
即使九院全面参与了,依然还有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将会是非常困难的!
“这一点,咱们是清楚的。不过,小刘说的也确实没错,这不仅仅是天上是否飞的咱们自己的大飞机的问题,即使如同民航总局说的那样他们不会采购运十,运十的项目也必须搞下去!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促进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九院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发展。”秦远作为九院负责导弹设计方面的技术项目负责人。他在这方面实际上了解得更多。
导弹在很多地方,跟航空工业一些相关要求是差不多的。
“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领域相关技术的集成,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成整个领域对于所有的工业领域进行促进,这比我们其他的项目要强很多。所以,即使明知道可能会投入几十亿的资金在里面不会有结果,我们也必须保证整个国家拥有这样的设计能力,拥有这样的生产能力。别的不说,只要我们接受。五万吨的大压机,这就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还有,相关的材料技术,机械生产工艺,甚至大型零部件的装配工艺等等,只要完善,国内的整个行业都将会提升上来……”刘一九再次强调着这一点。
国家现在发展经济,再加上基本上没有人看好运十的前景,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运十的上马,虽然迫切,但是却是因为“最高指示”上去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