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超级军工帝国 > 598 究竟谁坑了谁?

598 究竟谁坑了谁?(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我们不能把飞机以及发动机的技术给他们。中国人的仿制能力。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美国人就是因为担心这一点,所以才没有把最先进的东西给中国,而是进行旷日持久的谈判,拖着中国。”烈日格坚决不希望中国获得苏联最为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以及大批的最先进战机的样品。

“而且。中国的陆军装备发展起来,没有制空权,也是一堆废铁,我们完全可以获得了制空权之后摧毁他们的地面装备,然后再派出我们的钢铁洪流……”

烈日格说的没有错。

中国只要没有办法获得制空权,他们的地面武器性能再先进也是不行的。

“但是他们拥有了性能很不错的防空导弹!这些导弹的s程有多远,我们并不知道……”崔可夫脸色严肃。

他一心想要指挥东线上面中苏边境的上百万大军踏平中国,把中国纳入苏维埃联盟体系中来,建立他的不世功勋,现在中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起来了。如果再等下去,中国拥有了更强的实力,将会保持对苏联边境的压力。

“如果我们给中国人发动机,不给他们战斗机呢?即使中国人的仿制能力再强,他们花费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仿制出来我们的发动机,却连战斗机的设计都做不到,到时候他们还能如何?中国人将会大量地往这上面投入资金以及技术力量……”一直没有开口的工业部长德列夫斯基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对于中国的工业水平,苏联工业部了解的是最清楚的。

德列夫斯基的话让众人愣住了。

给中国人发动机技术,却不给他们样机,更加不给中国人任何的先进战斗机技术资料?

貌似这样也比较可行啊。

“说说理由!”就连一开始精神疲惫的勃列日涅夫也变得精神了起来。

“中国的工业技术传承于我们。但是并不完整,尤其是航空工业方面。中国七十年代中期就从英国引进了民用的贝斯发动机,以他们的基础跟科技储备,很难吃透。如果我们给他们一种更好的发动机。中国人会不投入巨资以及大量的人力去研究?中国的航空工业,一直都缺发动机。然而,他们更缺的,则是材料、电子等技术科技……”德列夫斯基很是平静地分析者。

苏联这样庞大的科技体系,支撑这些研究,都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中国没有基础。研究这样的搞技术难度的技术,反而会让中国失去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只有发动机,没有材料,没有电子,甚至连设计理念都无理解,中国人再强的东西,怎么搞?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