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依计行事,老子自然乐见其为。
高明析的奏报呈上之时,恰巧也是乌蛮各部留守全都在高泰平府上正堂里聚集得最是齐整之时。
将那份奏报摔在地上,高泰平冷眼扫视了一番那大大小小上百个留守,尔后冷若冰霜地大声说道:“高明量的管家已然招认,诸位还有何要说?”
闻听此言,那些留守、族老们顿时一阵讶然,随即陷入到一阵乱哄哄的窃窃私语之中。
那些人在说什么呢?说的其实只有两种话。
一种话、是那些平素里与高泰明、高明量父子关系过密的族老与留守所说的。他们坚定地认为高明量绝无反叛之心,这是一个大大的冤假错案。
说是冤假错案总也该有理有据,不然乌蛮本族无人不知高泰平一旦反起火来,那也是涌入雪山崩溃一般汹涌异常的。
说这第一种话的人当然有理有据,这理据先就是高明量如果真想造反根本不用等到现在这样一个时候。
现在这是什么时候呀?天时、人和尽归汴京大宋王朝处,地利又被段正严占据着。
如此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相助,天下一统大势已趋明显的时候。高明量还会想着去学那钟相、搞裂土封王那一套,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高明量又不是傻瓜,单从这没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相助上去想,他都绝对不会去谋反。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