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唐朝小官人 > 第二百六十三章:敕魏国公

第二百六十三章:敕魏国公(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崔詧咳嗽一声,道:“此番平乱,秦上尉功不可没,老夫以为,既然有功。哪有因其言而不封赏的道理,假若如此,岂不是教朝廷让人诟病这忠义之士,也非要寒心不可。老夫与三省的诸公议了议,对天策军叹为观止,据闻天策军一举克飞骑,朝廷对天策军,岂有不重用之理”

他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通。

只不过许多的话,某种程度来说,虽然是吹捧。却都有事实为根据。

其实秦少游很理解崔詧,崔詧受过自己的救命之恩,而秦少游又在平乱之后,恳求陛下烧掉了那些临淄王与人来往的书信,这对许多大臣来说,不啻是解决了一个隐患,而临淄王,自然因着想要抓大臣的把柄,让人心寒,所以外间近来对李隆基的印象非常坏。许多流言蜚语都是对这个失败的皇孙嬉笑怒骂,可惜这时候没有天桥底下的段子手,否则这位临淄王殿下,怕是当真要抹黑的面目全非了。

而根据定律。诚如那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之类的理论,坏人的敌人,自然而然也成了好人。

古人嘛,凡事都喜欢分出一个黑白来,黑你的时候往死里黑,浑身上下一无是处。既然李隆基是一无是处之人,那么秦少游自然是敢于和黑暗势力做斗争的斗士了,于是乎,如今许多清议和言论,对秦少游的形象有所改观。

这时候,一个烫手山芋丢在了崔詧手上,秦少游对崔詧有活命之恩啊,人家秦上尉,近来名望不坏,又立了大功,陛下对他地功劳置之不理,别人可以当做没有看见,你崔詧成吗

人活一张脸,崔詧只好动身串联了,在三省议事的时候,把这事儿提了出来,三省之中,无人反对,一方面是卖崔詧的面子,大家没有必要和崔詧唱反调,另一方面朝廷难免不会秋后算账,要揪出一些李隆基的余党,想想看,你若是反对此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同情李隆基,你不是奸党谁是奸党来着。

这么一呼百应,最后到了这宣政殿,酝酿开来。

崔詧捏着长须,一边说,一边含笑:“所以以老臣的愚见,有功不赏,是为朝廷之过也,况且是如此的功劳但凡朝廷都有规矩,战功赫赫者,敕国公,当年先皇帝在的时候,重用黑齿常之,敕其为燕国公,被引为了一段佳话,而臣的意思,秦少游此番的功劳,实在太大,所以臣请陛下,褒奖秦少游的功劳,而以服众心。”

为了这个事儿,崔詧也是煞费苦心。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