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看书】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蹲马步。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动作。
小学生都会。
此时,我却做不到!
我只能站着,想象我站马步时的样子。
罗萍师父说过,“站马步不只是保持着膝盖弯曲,半蹲在那里就可以的。如果只是保持那种姿势,时间久了不是腰肌劳损,就是腰椎间盘突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我问过:“师父,什么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
罗萍师父告诉我:“站马步,就要像骑在马上一样,人纵马奔腾时会随着马儿一起一伏,是先人从骑马中领悟的武学根基,即使站着的时候也要凭空站出一匹马来,要想象自己就是在骑马!想象你在马背上纵横驰骋时的样子。”
我的眼前出现了我在骑马时的样子,马儿就在我的胯下,我随着马儿奔跑颠簸的幅度,身体也随之上下起伏。
在这一起一伏之间,要做到的不仅仅只是身体的起伏,还要把身体的动作和幻想出的马儿的动作融为一体。
用罗萍师父的话说:“练剑的讲究人剑合一,练拳的就要把根基打牢,尽力做到腰马合一,人马合一,这样才能把功夫练到极致,下盘稳住了犹如定海神针一般的戳在哪里,就像山岳般的耸立着,谁也别想轻易的把你撼动。”
“人的重心全在脚下,根基也全在脚下,只要根基稳,功夫就在,无论对手有多强,只要你不倒下,就有反击的机会!如果摔倒了,即使你是绝世高手,也别想占道半分便宜。”
“身体起伏,要像身处在波浪之中,如水波翻浪,上下起伏的同时,要把身体的力量融入其中。”
“见过山洪暴发吗?还有涨潮时,滔天的浪潮无论拍打在何处,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会对天崇拜的原因之一,天灾最难对付,人力机会是没有办法与之对抗的。”
我问过罗萍师父,“我要怎么做,才能掌握要领呢?”
罗萍师父毫无保留的告诉我,“蹲的时候,力道一定要先到脚掌,势大力沉,让脚掌最先感觉到力道下沉,把根基扎稳。起的时候,脚掌五指要像鹰爪一样的死死扣在地上,五个脚趾抠住地面,就牵动了小腿的肌肉和骨头,膝盖就会自然而然的挺起来,大腿也会随之绷紧,提腰,收腹,这就是起劲。”
“起伏之间的力道,就像浪潮,可惊涛拍岸,也可回流入海。在起伏之间要不断的变化身体的重心,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在力道的掌握上,你才能有所进步。掌控了力道,稳住了根基,攻击时即使是普通的拳头再打过去,也会给对手造成巨大的压迫!”
“天下功夫唯快不破。在速度还没有得到显著提升的时候,只有扎实基本功,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成长。”
我的脑子里一直回放似的,把这些片段拼凑在一起。
渐渐的,一副完整的画面出现在我的眼前。
人马合一,起伏摇摆,如浪如潮,汹涌澎湃……直至,气吞山河!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副山水图,山高水深,高山仰止俯瞰天下,水波滔天惊涛拍岸。
难怪古人常说,人要看遍河山,心胸宽广,才能海纳百川。
功夫也是一样的道理。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只有容纳万物之灵气,化为己用,才能练就一身的功夫。
人的身体,眼如窗户,身如大树,口若悬河,鼻似风火,即使是一呼一吸之间,也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
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懂得,这其中的奥妙在哪。
而现在的我,似乎初窥门径般的,在其中找到了真谛。
这就是功夫。
海纳百川,又能够汇聚于心。
遇强则强,对手即使再强悍,也有破绽。
既然,无法战胜强悍的对手,对面对抗不行,还可以从对手的弱点入手,寻找到对手的弱点加以攻击……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