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狗鞑子怎的还这般精神?”孙维藩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皱眉道。
按常理而言,大清国一战被打没了精锐,这些边境城池的士气应当十分低落才是。
按照孙维藩此前的计划,本来是打算直接劝降,毕竟目的是收复失地,只要他们肯投降,一切都好说,留他们一命倒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望远镜里,守城的敌人却个个瞪着眼睛,如临大敌却没有露出怯懦的表现。
“孙将军,那指定是因为他们未曾目睹过真理。”朱慈烺认真的接过话茬道。
孙维藩附和似的点了点头,这些天朱慈烺将真理挂在嘴边,以至于大部分将领都明白太子殿下所说的真理是什么。
“不对啊大帅,守城的皆是汉人。”黄得功端着望远镜皱眉道。
这就更让人疑惑了,汉人在大清国都是下等人,这些人难道不更应该期待大明收复失地吗。
说罢他再度端起望远镜去查看,可仅仅是环视一圈,他立马就知道了原因:
“入他娘的!守城的是耿仲明的人,我瞅见了耿仲明的儿子!”
黄得功此前毕竟在大明边军任职,建奴的大部分将领他都知道,尤其是耿仲明尚可喜他们,黄得功曾经没少跟三顺王他们打交道。
当然,都是物理上的交道。
“这就不奇怪了,多尔衮是个聪明人。”张世康轻笑道。
这个时候,谁最怕大清国完蛋?
除了大清国的皇族们外,估计就剩下那些曾经投靠大清国的贰臣们了。
尤其是吃着大明朝俸禄的那些标准贰臣。
以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最担心遭到大明朝廷的清算。
而在这些人里,又以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三人为最,此三人为所有贰臣里封号最高的。
用脚指头想,他们也当明白,倘若被明廷捉了去,砍头都算轻的。
耿仲明三人虽然在此前的战争中已经被近卫军杀死,但他们的儿子却因为留守后方活的好好的。
“喊话吧,谁来?”张世康环视了一圈道。
“还有必要吗?”孙维藩瞪眼睛道。
“总归要有个流程嘛。”张世康轻笑。
“咱来吧,咱认识他们。”
黄得功说罢,一夹马腹往前走出几步,冲着义州城的城墙大声道:
“耿家崽子何在?还不快来拜见你黄二爷?”
黄得功与孔有德他们年纪相仿,但这话很明显带着蔑视,黄得功并不希望这些汉奸们真的投降。
城墙上的耿继茂闻言丝毫没有生气,只是对着自己的手下挥挥手。
一排长弓手挽弓射向黄得功,由于距离过远,大部分箭羽都射在了黄得功前方十几步的土地上。
但这仍旧表明了守军的态度。
“我就说,这些狗汉奸不到黄河心不死!”孙维藩埋汰道。
“一个月,守一个月,得继父爵。”耿继茂喃喃的嘀咕了一句。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