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他就为自己刚才的庆幸感到不值,因为近卫军火枪方阵一刻都没有停歇。
由于只有少数胆子大个子高的士兵越过,大部分士兵推搡之下效率极低。
最离谱的是,面前的壕沟足有两道!
刚越过去的一波士兵很快被火铳击倒了大半,侥幸冲到阵前的,也被方阵之间杀出来的长枪兵攮死。
人数太少,对方阵根本形不成足够的杀伤力。
眼睁睁的看着部下如割麦子一般倒下,肝胆欲裂的梅林突然眉头一皱。
“传我军令,前排让给弓手,其余人不要再跳了,绕过去!”
两道壕沟的设计当然出自张世康,孙维藩本来打算挖掘两步宽,他认为只有那样才能有效阻拦敌人越过,但最终被张世康否决了。
他认为只有将壕沟的宽度降低,并在壕沟细节上挖陷阱,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壕沟的作用。
这就是个大众心理学的问题,看着能翻过,不少人也确实能翻过,但终究有人因为身体或者心理原因过不去。
如此势必会造成慌乱和迟滞不前,这就给近卫军的火铳手方阵提供了更多的射击时间。
当然,深谙大众心理的张世康,同时也给敌人留了一条路,那便是绕一圈。
两道古怪的壕沟,一侧往外延伸,一侧往里延伸,中间则如同一个二字。
不止是正面,整个官山临时军营四面,皆是这样设计的壕沟,而两侧中间可以通行的,约莫只有三匹马同行的宽度。
步军想冲到方阵面前,要么越过去,要么绕过去。
对于第一次遇到这样设计的敌人而言,张世康当时几乎笃定,敌人一定会先选择越过去,发现效率低下后,才会选择绕。
他要的就是这段时间。
再下了这个决定之后,梅林很快就意识到了错误,绕行的过程中,部下都是侧身对着敌人,这样盾牌能发挥的作用就更小了。
更多的部下倒在绕行的路上,部队的伤亡很快来到了两成,士气急剧下滑。
冒死冲在最前头的士兵扭头发现后面的人没跟上,当即破口大骂着也不再往前,后方的梅林让亲卫斩杀踟蹰不前的懦夫。
但这次却没起到丝毫的效果,要后退的士兵甚至开始与督战队对峙,而在这时,近卫军方阵的火枪手再度射击。
几乎是在一瞬间,梅林的整个进攻阵线崩溃了。
士兵们叫喊着往后溃逃,他们一刻也不想留在这个四处是陷阱,且时刻要被火枪射击,而自己却碰不到敌人的地方了。
梅林还想挽救,但却被吓破了胆的士兵冲撞开,一不小心掉进了壕沟里。
射击并未停止,而蒙古人撤退的过程中,壕沟还在发挥作用,更多的士兵慌不择路之下掉入壕沟。
两万蒙古军队的集体冲锋,只持续了不到两刻钟,除却弓手对近卫军造成了零星的伤害外,几乎毫无作为。
从进攻到撤退的这两刻钟里,至少有四成的蒙古人丧命。
血腥程度仿若单方面的屠杀,也是因此,后人将这场划时代的战争称之为官山绞肉机。
高台之上,张世康放下了手里的单筒望远镜。
因为他发现对面的皇太极也在端着望远镜看着他。
张世康摆出一个十分嘚瑟的pos,像是在挑衅,也像是在告诉皇太极。
我就站在你面前,来砍我呀!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