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眼

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眼(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太子殿下距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进了一步,可喜可贺。”

俩人走入东宫殿内,张阳站好说道:“不知道太子今日有没有空?”

李承乾洗了一把脸,再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衫,“你直说便是,孤今日无事安排。”

“在下想要去看望一个人,不知道太子殿下能否同去。”

“是何人?”

“秦琼大将军,也不知道他身体如何了。”

李承乾点头,“也好。”

出发之前李承乾还带了一些宫里才有的麝香出宫。

张大安亦步亦趋跟在后面,秋日的朱雀大街最是热闹。

“听说你们村子的稻米就快要有收获了?”

“快了吧,最晚十一月应该可以收获了。”张阳又想了想,“收成应该不会太好,八月份这才种下还是有些晚了。”

“若是关中的田亩也能如此耕种,岂不是多一成粮赋?”

张阳解释道:“太子此言差矣,骊山之所以可以种稻,也是因为有渭水河畔给的水源,可以让我们开辟出水田。”

“关中绝大部分田亩还不是水田,而且还与天时有关,若是今年的春季来晚一些,冬季来得早,稻米也种不成。”

李承乾点头道:“你这么一说,倒是孤懂得少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我们骊山最近都不打算再开垦田地了,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工厂上。”

一路走着,李承乾好奇道:“你是想要把更多的人力放在工厂上。”

张阳没有否认,“太子殿下,种田可以获得粮食,但是不能获得财富,面朝黄土种地的一代人很难养出一个读籍笔墨昂贵的年代,想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是需要很大成本的。”

又释然地笑了笑,张阳接着讲:“如果人们手中有了银钱,便可以买得起更多的书籍,如此一来读书便不会是一件难事。”

“当然了从经济的方面来看,提高整个中原的收入来让人们买得起书是不现实的,还是要降低书籍的价格。”

“对了,近日倒是有些人对东宫言辞颇多。”

“什么意思?有人说闲话?”

李承乾一手背负一手挽着袖子在胸前,“当初因为出题的事情,那些文人皆被挡在东宫外,现在他们这些人对东宫颇有看法,也有人议论。”

张阳点头道:“原来是他们有意见了。”

李承乾又道:“孤倒是不担心自己,就是担心他们的话语越来越多,会危及到你,传到父皇耳中难免又会多生事端。”

“其实我这人并太在乎名声。”

“孤知道你不在乎名声,只是觉得要谨慎。”

又想了想,张阳笑道:“不如做个意见箱,让他们把意见都放入箱子里,所谓让坏事变成好事。”

“如此一来人们的意见可以送入东宫,自然也能体现太子的纳言之美德,他们言语也会消弭于无形,太子殿下距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近了一步。”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