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网络商贸时代。你根本就不能用“穷国”和“富国”来划分你的势力范围,以及要努力攻占的地盘。
就如同亚马逊一样,当他做完了整个欧美市场,然后却骇然发现,居然这么多的国家加在一起,也没有华国这一个市场有活力——15亿的人口比欧美强国加起来还多。购买能力也丝毫不弱!
但这个时候,京西商城已经成了气候。亚马逊在华国已经没办法打得过他们了,于是亡羊补牢的想要去印度占领市场。
可印度的几个巨头也不是吃素的,双方你来我往,打得是不亦乐乎。
亚马逊的失策,除了他们本身重欧美而轻视亚洲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们没有看清楚一个事实,一个马耘早就看清楚的事实。
什么人才在网络上购物?
哪一类人群才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
你说是家庭主妇?你说是年轻人?你说是新婚小夫妻?
有道理,但概括得不全面。
最喜欢网络购物、最追捧网络购物的,实际上是非富人。
是的。
包括了穷人和一般家庭的非富人。
因为他们没有钱,所以对购买东西的价格,绝对是斤斤计较的,通常能因为1块钱的差距,去徒步两三公里,寻找更便宜的货物。
就拿印度来说,你不能说印度的普通温饱家庭和穷人,就不用b2c网站来买东西了。
相反的,对于金钱更加计较的他们,更会照顾逍遥商城的生意。
所有国家的商场商店里面卖的东西,除非你国家太小,否则在华国出现的厂家—总经销—区域—县市—直营卖场—消费者这种模式,也一定都是一样的。
就连食物蔬菜也是一样,农民—收购批发商—区域批发者—商场和小摊贩—消费者。这就是我们买食物时,食物经历的过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