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权衡之术,和萧奇与郭泰明的交情无关,换句话说,如果想要长期的合作下去,那么这种分开生产的权衡之术。却是必须的。——就如同萧奇对待供应商的态度一样,同一个零部件必须要有几个供应商分担。是同样的道理。
7月份从香港回来之前,萧奇就把消息给透露了出去,说自己要找一个大型的手机代工厂,一下子引起了许多国内外代工厂的窥伺。
代工厂行业,其实一直是被宝岛的商人把控的,无论是富士康、和硕、英伟达、仁宝、广达……等等。都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陆陆续续开始了代工生涯,拥有强大的实力,也几乎垄断了世界上所有电子产品、消费产品的生产。
可是,由于没有任何的知识产权,仅仅是靠密集劳动力来组装加工。干的都是力气活儿,处于整个利益链条的最底层,所以代工厂的利润是非常微薄的。
为了赚钱,这些代工厂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压低工人的薪水、增加工人的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待遇。
一个两个的工人,可以压榨得不多,但如果工人数目到了几万几十万的时候,哪怕一个月从每个工人身上再压榨出100块钱,一个月也是几千万,一年也是几亿的利润。
对于这种积少成多的微薄利润,近代有个很好的形容——血汗钱。
是的。
宝岛的代工厂都是靠着血汗钱赚钱成功的,所以到了2012以后,华国的工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争取权益的思想增强,这些代工厂就渐渐在华国开始没落,从而把工厂转向人力成本更便宜、更能压榨血汗钱的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等国家。
前世,代工厂的轨迹大概是这样。
不过到了今生今世,萧奇就决定要改变这一个状况。
事实上也是,代工厂行业内部,无不知道萧奇对于血汗代工厂的厌恶,无论是要求红海工厂、明星电子、银皇电子提高工人待遇,还是去年对于隆兴光纤的严厉对待,都代表着萧奇的一个鲜明态度。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