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雷曼、高盛、美林……等等银行和投行,都是互相掌握着对方的债券违约掉期保险产品的,也就是相互为对方背书,而并不是想要靠着这个挣钱。
在目前为止。仅仅是明面上,商业银行向美联储报备的信用违约掉期产品,其规模就超过了62万亿美金,如果算上私底下的,起码也是100万亿美金上下,由此可见这个市场有多么的庞大,也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担心有多么的深。
正因为有着这么大的信用违约掉期产品规模,所以美国人无时无刻不在向全世界推销着这些产品。
比如刚刚就任花旗银行亚洲总行行长的莫奇耶夫。就给萧奇打来了电话,询问他有没有购买这些保险的想法。
萧奇第一时间就拒绝了,表示自己没有兴趣。
但莫奇耶夫刚刚上任亚洲总行行长一职,迫切想要有一点成绩,好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一直是契而不舍的给萧奇打电话,强调购买这些债券违约掉期保险产品的好处。
“奇少。我们是朋友,请你一定要相信我。我们估计到今年年底,这些投行肯定有很大的危机出现。到时虽然美国政府不会让他们倒下,但债券违约是肯定的。就凭借着这些保险。我敢保证,您至少可以获得5倍到10倍的回报!”
莫奇耶夫信誓旦旦的说着,却不知道萧奇心里正在偷笑。
什么叫做想睡觉就有送枕头的?
莫奇耶夫不就是么?
本来萧奇就想要在这一方面狠狠的赚一笔,没想到他还自动送上门了。
别人叫萧奇买的,和萧奇主动去买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至少在遮人耳目上面,就有了很大的从容空间。
于是,经过了“再三考量”之后,萧奇总算是同意了试着买一些债券违约掉期保险产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