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详细的设计图纸和大量经验指导下,研发工作进展飞快。
等到基地建设完成三分之二时,新一代计算机的研制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这台计算机采用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技术,其性能已经达到了90年代中期的水平。
具体来看,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首先,它使用了0.35微米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其先进的技术,使芯片的集成度大幅提升,每平方厘米可以集成上亿个晶体管。
其次,它的cpU采用了超标量结构设计,具有非常丰富的指令集。
通过并行执行多条指令,大大提升了单次时钟周期的运算能力。
再次,它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图形处理器GpU,数以万计的流处理器可以并行处理海量的图像和视频数据,具备强大的科学计算和渲染能力。
此外,存储器也从以往的小容量磁芯内存,升级到了大容量的S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
系统运行内存达到了128mb量级,是过去的十多倍,读写速度也比过去快上了十倍以上。
在软件方面,这台计算机运行的是全新开发的操作系统。
相比过去的界面,它实现了具有视觉辨识度的图形用户界面。
丰富的图标、菜单和窗口极大提升了人机交互的便捷性。
此外,新的操作系统具备先进的内存管理和多任务调度功能,可以流畅地在多种应用间切换,充分发挥硬件性能。
可以说,这台新型计算机不仅性能达到了90年代中期的世界领先水平,在操作系统和人机交互上也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
……
至此,赵学成轻松地把相关的前期工作都安排妥当了。
这些前期工作包括选址、规划设计、招募人才、建设基地、制造设备等,涉及面极广,工作量巨大。
在赵学成的精心组织和调度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关键的基地建设和研发准备也已初具雏形。
可以说,地效航母项目的启动阶段已经完成,为后续的实质性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这个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超大型海空作战平台,终于可以正式进入实质性的研发和试制阶段。
这是整个项目最关键也最艰巨的一个环节。
与普通飞机相比,地效航母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要高出好几个数量级。
它那异于寻常的双体飞行器设计概念,巨大的机身体积,强大的载荷能力和独特的起降方式,都对相关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任何一个细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夭折。
所以,这一阶段需要集中投入最大的财力物力,汇聚最出色的人才和先进设备,以保证各项系统的顺利研发。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