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长天万里 > 十五 七品巡察

十五 七品巡察(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嘉庆十二年(1807年),六月。

高淳、溧水一带的天出了毛病,人们抬头总不见太阳,只看见满天的乌云,只看见天天下的雨,不是毛毛细雨,而是像模像样的暴雨。石臼湖、固城湖多处决口泛滥,洪水肆无忌惮地进入千家万户,争先恐后地推墙掀屋,村庄田野成了汪洋泽国,少数树头在水面上挣扎,惊慌失措地看着顺流而下的浮肿的死羊、死猪、死人,还有离开主人家的随波逐流的脸盆、桌椅、木桶、木鞋。

大水灾过后,庄稼绝收,丧心病狂的老天爷似乎意犹未尽,又流行起瘟疫,无数百姓贫病而亡,到处饿殍载道。朝廷从国库下拨一百万两银子赈灾,因高淳是重灾区,分给五十万两赈银。任命蒋天禹为七品巡察,前往高淳督察赈银发放情况。

蒋天禹身材高大,头大额宽,眉黑眼鼓。他宽厚大度也嫉恶如仇,世上不平事多,他笑少怒多,常怒目圆睁,使两只不显山露水的乌溜溜的大眼睛,渐渐鼓突,显得铁面铮铮神情威严。他带着随从李又昌、兰天明和仆人焦二怀,于六月下旬进入高淳境内。此时洪水已退,田野一片荒芜,庄稼倒伏在地,上面满是残酷无情的洪水冲下的淤泥。

沿途皆是无家可归和逃荒要饭的人们,一个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面黄肌瘦,乞讨的人跪在路边,朝人们不停磕头叫唤:“可怜可怜,给一口吃的。”

有的人在路边卖孩子,几个铜板几斤粮食就能买一个。饿死的人没人埋葬,尸体腐烂发臭,苍蝇嗡嗡乱飞,臭味在空气中横冲直撞。

蒋天禹站在潮湿的泥地上,心情沉重,恨不得将野草变成食物,将泥沙变成金珠,使所有灾民都温饱,使千家万户都富裕。他恨不得将自己抗灾救民之心换成仙霖,洗尽众多灾民的愁和苦。他想到朝廷已拨下五十万两赈银,应该救济了不少灾民,不应该有如此多的饿殍和离乡背井的灾民。他有些大惑不解,便一面令随从施舍救助灾民,一面用同情的目光看着灾民询问,“朝廷拨了赈灾银子,县衙没给你们?”

人们摇摇头,有胆大的人直言不讳地说:“知县是贪官,朝廷拨的银子,早进了他的口袋,怎么会到百姓手里?”

蒋天禹听了,眼睛冒火,怒上心头,大眼鼓突,催促随从快走。

下午,大风哀鸣的声调低了,天空昏暗,灰云层层叠叠铺满天空,厚厚的云层中只剩下几个黄色的裂缝。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蒋天禹一行人到县衙时,天空完全暗了下来,苍穹紧闭,沉甸甸地压在头顶。知县谭保中连忙出来迎接,他五短身材,肥头大耳,眉毛散乱,看人时斜着眼,老鼠一样的双眼滴溜溜转。谭保中这个极端自私雁过拔毛的贪官,挂在口头的话是:“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

遇到灾荒,他觉得是发财的良机,一边谎报灾民人数冒领赈银,一边缩减实发数目大肆克扣,这一增一减,他多领了十万两银子,其中五万两进了自己的腰包。

蒋天禹一行来督查赈银发放,他一下慌了手脚,但很快镇定下来。这几年,他接待朝廷、省、府巡视监察的官员不少,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要盛情款待,吃好喝好,送些银子礼物,便逢凶化吉平安无事。何况蒋天禹是个新上任的钦差,没有经验,应该不难糊弄,应该不会成为他幸福生活的破坏者。他领来人到县衙议事厅,这里已经备好茶水、点心、水果,他满脸堆笑地说:“蒋钦差一路辛苦,先休息一会儿,晚上我为各位接风洗尘。”

县衙的几个人目光转向蒋天禹,只见他一身正气,目光炯炯地扫视了一下众人,眼如利剑直盯着贪婪的谭知县问:“朝廷拨的五十万两赈银都发下去了没有?”

谭知县谄笑着回答:“回钦差话,已下发四十五万两,还有五万两未发,明细都有账可查。”

“赈银发下去了,一路上怎么还有那么多逃荒要饭的,还有不少饿死的人?”蒋天禹神情严肃,嗓音深沉浑厚。

“这正是让人头疼的事,高淳挨着安徽,那边也遭灾了,那些逃荒要饭的都是安徽灾民,是冒充高淳灾民的。”

“邑有流亡愧俸钱,不管是安徽的、高淳的,是灾民都得救济。不是还有五万两银子么,赶快买粮支锅烧粥,救济灾民,不能再饿死人。我在路上问了些灾民,他们是当地人,也不知道朝廷有赈银,没领到赈银,是怎么回事?”

谭知县有些紧张,瞳孔放大,眼珠左右乱转,额上冒出汗珠,故作镇静地说:“不可能!不可能!都发下去了,也可能有的还压在保长手上,我们再催催。钦差大人还是先住下,先吃饭,我岳父家别院不错,离县衙也近,办事方便,就住那里吧。”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