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收住笑容,不动声色道:“升官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
“那倒也是,连李处耘、杨彪等一众禁军大将其实也没有多少可升迁的余地。”左攸缓缓说道,语气之间拿捏着分寸,“在下有一言相问,主公升无可升,为何还要南征北战?”
左攸虽是幕僚,毕竟太过熟悉,郭绍不会和他说什么为了天下大局国家富强,打官腔只是在浪费时间,他想了想:“走到了高处,就想站稳脚跟。”
郭绍听到这里,已经猜到左攸想说什么,不过他还是装着糊涂,且听听左攸想怎么劝进。
左攸点了点头:“不仅主公这么想,大伙儿都这么想。谁也不愿意坐到高位后,尝尝滋味就被人赶下去……可谁能保障咱们的地位?大伙儿在前面卖命拼杀,深宫的大周皇帝看不见、也不懂;诸将只能得到主公的信任、在主公面前找到各自的立足之地。”
左攸正色小声道:“很多人都希望主公再进一步……”
郭绍哼哼了一声,表示在听。他心里也在琢磨左攸的话。其实不用左攸劝进,郭绍早就有这种想法了……已经到了这个位置,只有名正言顺的皇帝才是最安全的位置。否则作为臣子,权力越大越危险。
但是天下想做皇帝的多如牛毛,不是想做就能安稳地坐上去的。之前郭绍有自知之明,兵权够了,威望和天下人的认可度差点;灭蜀、灭唐之后,可能有所改观。
左攸继续劝说道:“当今天下,武将只愿意服从能征善战的强者,便是主公这样的人。主公更能以德服人,纵观满朝,没有比主公更能让大伙儿安生的人。”
左攸这厮劝进也不全是为了郭绍,他估摸着自己也想靠拥立之功封侯拜相光宗耀祖;这世道,武人可以拼杀立功,文官最捷径的法子还是拥立从龙。
不过左攸还是挺会说话,一番话下来,让郭绍听得很高兴……有种被理解的愉快。很多人质疑郭绍作为一个武将的“妇人之仁”,但时间的积累证明了这种做法的好处。长期的“心慈手软”当然不利于他建立权威,但恰恰因为这样,大伙儿感觉不到威胁;毕竟连史彦超都没事,他们觉得自己一般不会被逼进绝路。
这种事,就好像曾经郭绍被赵匡胤威胁;若非郭绍认定失败就要死无葬身之地,只要真正看得到安全的退路,他很难踏出鱼死网破的极端一步……现在的文武对于郭绍的态度,应该正是如此;可能有的人不愿意背叛周朝,但看得出来郭绍上位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所以很难有人愿意拼命。
郭绍沉思。左攸又道:“在下冒死进言,便是觉得南唐覆灭之时,是最好的时机。这两年,主公在晋州平定叛乱、攻灭蜀国、武平、南唐,每战必胜,天下人按照经验,会习惯地觉得,逢战的胜利者必是主公!此时更进一步,乃众望所归……”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