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奔逃到了武昌府,往北是清军,往东是杨潮军,孙可望为难了。
幸好武昌府知府是孙可望的心腹,他也不可能不放心的人放在这个要地。
知府吴逢圣,立刻打开城门,将孙可望迎进城中。
一进武昌衙门,孙可望就迫不及待的要吴逢圣点起人马,要回军跟李定国厮杀。
“大人,不可啊武昌低地不到百里,并不过两万,与李逆争雄,实属不智啊”
吴逢圣立刻劝阻道。
孙可望暴躁道:“那你说该如何?李定国追兵即至,此时不出兵,莫非要等死”
吴逢圣立刻道:“洪经略派人过江来了。”
洪承畴一直在注意孙可望和李定国这场冲突,甚至为此不惜强行发动对河南山东的攻势来牵制杨潮,让杨潮不能安心出兵制止。
所以洪承畴早就派人来到了武昌府,不过洪承畴的目的起先是劝降吴逢圣,却并不知道孙可望会来这里,甚至想不到孙可望会失败。
只是吴逢圣是一个无耻文人,或者说是那种没有忠义,只求功名的投机分子,所以才会投靠孙可望,但是多少还是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传统义气,因此孙可望一到,他就开城了,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是愿意做一个忠诚。
只是这样的投机分子,显然不可能做到光正不啊,洪承畴派来的说客,他也好好招待,一直留在武昌府,此时将其介绍给了孙可望,是不是要投降,那就看孙可望自己的了。
很快孙可望就见到了洪承畴的使者,此人倒是一个好说客,一听孙可望到此,他敏锐的发觉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他立大功的时候到了。
根本就没机会请示洪承畴,他就自作主张,允诺孙可望王爵,封藩云贵湘三省。
这样高的价码,让此时的孙可望似乎没有理由反对。
吴逢圣却有些顾虑道:“若降清。须得剃发”
剃发易服,这正是吴逢圣这个文人顾虑的,洪承畴的使者许诺了高官厚禄,以湖广总督之职拉拢。唯一的要求就是剃发易服,要留辫子,还要穿上满清的官服,虽然剃发令已经不在强行向普通百姓推广,可是文官是必须剃发的。
孙可望道:“今为李定国辱孤至此。孤不惜此数茎头毛,行当投清师以报不世之仇耳。”
显然孙可望这个流寇,对于剪头发可没有文人那么多顾虑。
他接着又道:“一路人心俱变,惟有投清朝可免。”
“这是谁说的?”
一个声音急促响起,接着一个人就硬闯了进来,来人极为狼狈,浑身泥水,披头散发。
孙可望的守卫一直拉着这个人,却还是被他硬闯了进来。
孙可望不由大吃一惊,挥手喝退卫兵。惊讶道:“许先生怎的如此狼狈?”
来人姓许,名叫许四男,是许多男的四弟,今年只有十八岁,尚未娶妻。
许四男抱拳道:“王爷有礼,在下一路追随,不想四处溃兵劫掠。杀出重围才得到此。是以狼狈了一些,王爷见谅。”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