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二十二节 重建

第四百二十二节 重建(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不过这一次杨潮不单单是要重建而已。

南京发展了两百多年,整个城区拥挤不堪,街巷布置杂乱无章。

这绝对不是明初时候规划的样子。不要小瞧古人,古人建城的时候,也有详细的规划,不然这样一个庞大的都城,是不可能良好运转两百多年的,别的不说,光是排水系统就会崩溃。

要不是学习建筑的,杨潮也不会知道中国古代也有跟西方一样的排水系统。就跟普通百姓一样,以为自己的国家古代在城市建设方面远远落后西方。

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作为古代世界城市人口最多。城市数量最多,最大的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没有最丰富的城建经验,还不用说中国城市破坏和新建的次数最为频繁,这让工匠可以积累大量的经验。

古代的排水系统叫做官沟,一般情况下位于街道两侧。挖掘深沟,以砖块搭建成圆拱。最上层加盖石板,石板上有铜钱状排水孔。

奇怪的是后世的国人只知道夸赞西方的建城技术。那次有名的大暴雨事件,全国大城市几乎无一幸免被积水淹没,就连帝都都深陷雨水之中,被全国老百姓骂了个狗血喷头。

而这时候大家搬出了一个城市作为例子,青岛,说青岛是德国人留下的排水系统,所以青岛没有被水淹,甚至没有脑子的家伙硬是相信青岛的下水道中有德国人一百多年前留下的配件。

但是同样的例子,各大媒体报纸有选择的忽视了江西省一个小城,赣州。

就在这次大雨中,赣州城完好无损。

时候研究才知道,原来起作用的是赣州城九百年前的一个水利专家刘彝修建的排水系统,刘彝在赣州做过知府,发现赣州城地理位置不好,经常遭受水淹,不是雨水排不出去,就是赣江倒灌城中。

刘彝通过研究,规划了赣州城的水利系统,正是修建大量的官沟,而且修建的极为合理,砖石构造的官沟依照城市地形的高差,曲折迂回高度平缓下降,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

同时沟通了城中大小数百座池塘,用池塘的调节作用,过滤城市污水中的杂物,污泥用来养藕种菜,同时池塘丰富了官沟水量,增大了排污能力。

为了防止江水倒灌,又在出水口增加了活动水窗,当江水过大高过排水口的时候,水窗就自动被江水冲到排水口封住排水口,而当江水落下,官沟中的水压可以冲开水窗,官沟开启排水功能。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