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始终没有办法说服他父亲手下的老弟兄,那些人只听郑芝龙的,对他这个“意气状貌。犹书生也”的小少爷根本不待见,从郑成功虽然也被封为忠孝伯,而别人都称呼他为小侯爷都看的出来,大家把他当成郑芝龙的儿子,多过把他当成一个独当一面的大人物。“虽遇主列爵,实未尝一日典兵柄”的他,现在显然还无法服众。
郑成功不由朝着北方看了一眼,心中充满了挫败感,杨潮那样的猛将,竟然都败了,这大明难道真的要亡国了吗
怀着一种绝望中抗争的悲凉,郑成功命令手下开船了。
让郑成功庆幸的是,皇帝果然没有事,已经驾幸到了广州。
历史从这里改变。或者早已改变。
原本在福建登基的应该是唐王朱聿键,可惜杨潮的出现,让四个皇子安然无恙的来到江南,结果这个果敢的唐王没能登上地位,依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藩王,当然也幸运的逃过了被清军杀害的结局。
历史上的唐王,由于幼时屡经磨难,性情坚韧,同时又有些小家子气,当郑芝龙逃跑的时候。他也出逃福建,可是舍不得扔下一杆宫女金银珠宝,尤其是极大箱子书籍,结果当发现清军追兵的时候。才开始扔下一切慌不择路的逃命,但是已经晚了,被清军看到就逃不掉了,被追上带去福州杀害。
跟历史上的唐王不一样,朱慈焕这个朱三太子显然对危险有一种本能的敏锐,历史上他能东躲**。到处暴露身份,直到七十岁才被清军抓住杀害,证明他对逃命一途有着独到的能力。
当郑芝龙告诉朱慈焕他要撤防三关的时候,朱慈焕就立刻跑了,谁都没有通知,只带着他手下亲信马吉祥,两人四马,飞一般的逃出福建,从建宁到延平,到泉州到漳州,最后进入广东潮州府,这才脱离了危险,喘了口气,而两匹马都累死了。
因为朱慈焕觉察到危险,立刻飞奔逃窜,逃的比郑芝龙投降的速度还快,逃的比清军进兵的速度还快,因此他没有跟唐王一个结果,他成功的到了广东,在广东巡抚丁魁楚的迎驾下进入了广州城。
在潮州收到这个消息的郑成功自然非常高兴,但是他更高兴的是突然传来杨潮打退了清军的进攻,恢复了南京城。
“小侯爷,我们去广州吗?”
这时候手下问道。
郑成功坚定有力的摇摇头:“不去了。陛下无碍就好,既然杨伯爷已经恢复了南京城,我们也杀回去,收回福建,保我天子无忧,这才是英雄该干的事情。”
说完又命令船队掉头往北,向福建驶去。
此时已经是清军进入福建第十天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