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阿济格不由得有些同情起那个杨潮来,哪怕他杀了自己的弟弟多铎,但是作为一个武将,战死沙场并不稀奇,英雄就该亡于战场,而不是死在女人的炕头上。
所以他已经不恨那个杨潮了,甚至如果杨潮愿意归顺,他也要像多尔衮谏言,封杨潮一个亲王。
想到这里阿济格突然对朱慈烺道:“那杨潮虽然不自量力阻我天兵。奈何吾皇惜才,就请明国皇帝写封信。让那杨潮归降我大清吧。”
朱慈烺唯唯诺诺连忙答应下来。
大胜关。
杨潮亲自坐镇大胜关,这次他没有亲自出征了。部下将领们的成长,让杨潮可以放心的坐镇后方了。
“宋坤?你怎么回来了。”
水陆大军同时进发,算算距离都该到太平府,甚至可能已经跟清军对垒,这时候宋坤却回到了大胜关。
“大人,有一封信!”
宋坤骑马突奔回来,口干舌燥,嘶哑着嗓子说到。
“信?许多男的信,有什么麻烦?”
这次出征许多男是主帅,他却派宋坤这样的大将亲自送信回来,显然不可能是小事,杨潮也不敢大意,立刻拿过信来,随口问了一句。
但是打开信件,杨潮顿时就明白了。
这是朱慈烺的信,信中他不敢自称大明皇帝,只以故孝烈皇帝崇祯的不孝子慈烺自称,希望杨潮顾念旧情,并认清大势,归顺满清。
杨潮不由暴怒,撕碎了这封加盖朱慈烺随身玉玺的信件。
他不是恼怒朱慈烺劝他投降,杨潮从来对皇帝的个人品格不抱希望,他扶朱慈烺登基,目的不过是稳定江南局势,应该说大体是成功的,江南很快稳定,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故,应该说朱慈烺无可争议的太子身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可是明朝的弊政已经到了只靠表面的稳定无法维持的地步,清军一到那种浮于表面的稳定顷刻间瓦解,文臣武将闻风而降,大厦顷刻间就要倒塌一样,连皇帝都只顾着仓皇逃窜,这让杨潮吸取经验,知道不做出改变,大明这辆腐朽的老车,就算勉强有个架子,却经不起别人轻轻一推,立刻就要散架。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