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收拢了上万俘虏,等待这些人的命运。就跟新江口那二十万俘虏一样,做苦力直到死,要是他们早知道这种结局,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选择投降活命,或者他们会不会选择投降清军。
这战果杨潮自然是极为满意,甚至颇感吃惊的。
他甚至认为,有史以来恐怕都没有比例悬殊到这种程度的水战了吧。
其实杨潮不知道的是,一百多年前,当葡萄牙人刚刚开通东方航路,那时候四处劫掠。在印度攻占海港,在波斯湾攻占阿拉伯人的城堡,惹得印度洋势力反扑。阿拉伯人和印度人联盟组成联合舰队。出动了两千多艘船和两万多个士兵,结果却被葡萄牙人出动十九艘船只和一千八百多士兵给大败,让葡萄牙一时称霸印度洋。
虽然杨潮船少,但是相比葡萄牙和印度、阿拉伯联盟的实力对比,还是强了很多的,而且印度、阿拉伯人的船可是海船,在一百比一的情况下被打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同样不知道外面世界的老百姓,也同样很高兴。
亲眼看着自己的军队打胜仗。南京城百姓自发庆祝起来,鞭炮是最基本的。许多酒楼、饭馆在街道上当街大摆流水席,所有人来吃不要钱。
有钱人见到乞丐。也不惜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扔进他们的破碗中。
无数聚在一起,交流着他们看到的战况,还有对兵法的认识。
杨潮则立刻将战况做成了捷报,让船只过江去,立刻向扬州、淮安等将被府县传递,借此尽快稳定因为自己大军撤离而有些惊慌的百姓。
同时也向着南方传递,通过官府的驿站,将大声清军的消息,往浙江、往江西传递,借以安抚因为清军打下九江,而人心惶惶的江西,还有跟江西相邻,多次被江西的流寇、土匪攻击过的浙江。
杨潮此时发觉,写捷报太费力气了,干脆找人印刷,可是印刷捷报让杨潮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干脆印刷报纸呢。
以前杨潮曾经想过,可是没敢实施,因为报纸意味着控制舆论,先让满朝文官,尤其是一直掌握舆论的东林党,是不可能让杨潮这么做的,如果以前杨潮印报纸,势必引起文官和东林党的反击。
现在杨潮不在乎这些了,因为要将南京献给清军一事,东林党的名声肯定大受影响,别说外界了,就是他们自己内部,此时也产生了裂痕,那些心中还有忠义的东林党人,对钱谦益等人大为失望。
而反对者已经开始了攻击,阮大铖就几天内就写了十几封弹劾奏折,把钱谦益、王铎,到刘宗周、高鸿图等人骂了一个遍,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因为东林党的阻挠,让阮大铖在浙江窝了一年,马士英多次举荐他,都因为东林党人的反对而作罢。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