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第一批军力到了,哪怕只有三五千人,杨潮也有信心跟李自成在北京一较高下,或许野战打不过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但是动员北京城的人力物力,应该能够防守几个月,足够其他地方军队勤王了,以江南左良玉、黄得功等人的兵力。只要到了北京,跟杨潮里应外合。将李自成击退不难。
所以杨潮其实并不算太着急,毕竟他收到的不是勤王诏。说明李自成还没有到北京。
但是山东的王承恩就急坏了,他着急回北京是想着在李自成造反的时候,能陪在皇帝身边,不得不说他是有小心思的,他知道崇祯皇帝貌似坚强,其实内心脆弱,因此而刚愎,能在危难的时候陪在皇帝身边,比立个大功都值钱。
其实他王承恩的认知能力,他是不相信李自成这样的流寇能打到北京城的,可是从张国维这里得到的消息看,李自成还真成了气候,在山西那几乎是无人能敌啊,打到目前为止也就是一个周遇吉给了制造了点麻烦,要是周遇吉也挡不住李自成,李自成可就要一路往东进入京畿了。
所以王承恩顿时大急,将一众民夫驱驰的如同鸡犬,一边拿出自己收受的大笔贿赂,告诉每个人他再加三百两银子,要他们三天内赶到北京,如果赶不到那就统统杀头,一手重利**诱,一手大棒威吓,这些纤夫们着实卖了死力气。
八百纤夫分作三班,日夜不息,拉着漕船在运河上飞跑。
一日夜就出了山东进入了京畿,同时通过山东的驿站,威胁当地官府发出最高级急报,通知皇帝他正在往回赶,还奏明了皇帝,他擅自做主让杨潮北上的消息,请求皇帝治罪。
王承恩的小聪明倒是很足,他知道皇帝不会治他的罪,反而会认为他办事果断。
驿站传递,有八百里加急的说法,一路马停人不停,过驿站换马,吃饭睡觉都在马上,一夜日可疾驰八百里。
王承恩的急报比他的漕船速度快多了,十六日出发,十七日就已经传到了北京城。
不得不说王承恩这封急报的重要性,因为此时崇祯皇帝已经绝望到极点了。
代州守关总兵周遇吉阻挡李自成,双方大战十余日,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这是李自成在山西遇到的最激烈也是唯一的强力抵抗,因此周遇吉哪怕退守北边的宁武,已经给李自成让出了东进的道路,可是李自成却死追不放,大军转向北边攻打宁武。周遇吉据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矢集如猬毛,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全被烧死。
三月初一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伤亡惨重,李自成大怒之下下令屠城。屠城起到了震慑效果,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递降表。李自成紧跟着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初八日,兵至阳和。十一日,开进宣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李自成杀到北京近郊。崇桢大急,号召在京勋戚官僚甚至太监捐助饷银。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