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个伍长去统辖卫所兵。一人统辖三十,也能将一千卫所兵组织起来。
虽然训练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是能够让他们有组织的话,不至于混乱,借助城墙防守,勉强也可以胜任。
另外杨潮也打算让这些人立刻进行训练,只要有十天时间,起码能够学会简单的刺杀了。在老兵的带领下,只要敢在虏兵蹬城的时候,刺杀他们,那虏兵也基本上不可能攻上海州城。
至于会不会给自己十天时间杨潮没有把握,但是三五天是没有问题的,三五天之前,虏兵应该不会大举攻城,毕竟填河也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西边和北边,那可是蔷薇河。是自然河流,不是开挖的护城河,因此十分宽阔。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填堵。
如果虏兵只从东南两面攻打,对方的兵力就无法展开,兵力优势就体现不出来,除非虏兵不把海州城当回事,否则他们至少需要数天时间来准备。
今天出现的虏兵骚扰城上,然后大力填河的举动看来,他们还是很重视海州城的,或者说,对杨潮这只突然出现的强兵。毕竟重视。
夜晚,孙长福值夜。替换了许多男部。
一夜没有战事,连明军的大炮也停了。炮手也需要休整。
第二天一早,杨潮就蹬上了城墙。
城南虏兵的朐山大营已经不见了,转移到了朐山山中了,这就是杨潮一夜炮击的结果。
只是不知道虏兵的损失如何。
虏兵虽然将大营转移到了山中,让大炮失去了射界,对他们来说却没有什么影响,反正他们大军已经将海州包围,已经阻断了海洲人逃跑的道路,哪怕他们从南边跑,虏兵骑兵有信心追击全歼。
杨潮看向虏兵的新大营,正在朐山的山腰处,依然是旌旗猎猎,纛旗高挂,显然炮击并没有给他们太大的打击,只是一个下马威而已。
杨潮也不由庆幸,朐山虽然只是一座小山,最高处不到一百丈,但是比海州城就高多了,高点太容易找了,幸好虏兵没有大炮,否则在高点上架设大炮轰击海州,海州城是万万守不住的。
虏兵不是不会使用大炮,他们在辽东与凭坚城用大炮的明军对抗了十多年,早就组建了自己的大炮,甚至他们的炮兵已经比*的明军炮兵强大了,在锦州之战中,他们就是用大炮才将祖大寿把守的一个个堡垒攻破的。
可是受到辽东明军的影响,虏兵的大炮也都是红衣大炮,这些红衣大炮是大明工匠仿制的西式大炮,不过却不是西方的野战炮,而是西方国家远洋商船上的舰炮,因此动辄数千斤,明军的大炮用这种大炮来守城,虏兵的则用来攻城。
可是大炮太过沉重,显然不可能从辽东千里迢迢的运过来,此次虏兵是劫掠为目的,轻兵突进,越过关塞,没有携带大炮的条件,因此他们极少攻城,就算攻打泗水和兖州这样的城市,也不过是靠着简单的攻城器械。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