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潮的坐船在第三位,前面两艘都是运兵船,将兵船在前,方便遇敌之后立刻投入战斗。
而火药船是在最后的。这样哪怕出现意外,也不会波及到整个船队。
船工们背起粗麻绳,低着头往前一拱一拱,却也看不出他们多么吃力,还能一边拉纤一边说话,显得很从容平淡。
杨潮不知道史可法跟这些人是怎么说的,但是肯定没有告诉他们实情,没有告诉他们可能会遇到敌军,史可法倒还有点小聪明。
如果杨潮不告诉自己的士兵是去救援海州,是去跟东虏作战。他相信自己的士兵大概也是这样的状态,会很轻松。
但是杨潮却不后悔,相反让他在来一次。他还是会告知手下,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而这些船工纤夫显然史可法不打算他们有什么准备,甚至没把他们的命当回事,直接就哄他们上战场去,还不告诉他们将遇到什么,史可法不是坏人,但是在他的眼中,同样没把这些平头百姓的命当回事。
这就是大明朝的士大夫,等级观念中。他们是高高在上的一群人,他们是国之干城!
杨潮对船工的命运倒是有些哀叹。但是也没有告诉他们,告诉他们就乱套了。
转过身去不看他们。跟姜阳有一句没一句说起话来:“姜百户,到底有多少虏兵袭击海州?”
姜百户叹道:“这个下官实在不知。”
杨潮道:“大概多少,总有个数啊。”
姜百户还是摇头:“下官确实不知!”
杨潮不由疑惑,这个姜百户一直不肯说到底多少虏兵袭击海州,杨潮觉得海州知州这样的文官说不清楚还情有可原,作为武官总得有点起码的概念啊。
其中肯定有隐情,杨潮不由皱起眉来,甚至都有怀疑这姜阳是虏兵细作的念头蹦出来。
但是姜阳一口海州口音,倒不像是细作,当然也不排除他的亲人被满清俘虏,逼迫他做细作。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