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一百二十六节 熊大司马

第一百二十六节 熊大司马(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反倒是对书生,法不责众,也无法责众最后会不了了之,优容读书人,这才是明朝读书人为什么脾气那么大的原因,到了清朝都跪着自称‘奴才’,一个个反倒乖巧的不得了。

所以这次事件,锦衣卫和礼部最为着急,如果此时谁能解决了这件事,无疑是帮了这两个衙门大忙了。

而两个衙门中,谁能处理此事,又是大功一件,所以冯可宗不时流露出来对此事的兴趣,怕不单单是为了解决麻烦,还想立功升迁。

至于礼部那边,杨潮估计也快有消息了,锦衣卫、礼部,都是大衙门,杨潮得看看他们出的价钱,才会出手。

但杨潮还想牵上兵部,不仅仅是为自己铺路的原因,杨潮认为这件事情没有兵部出面,也是办不成的。

……

兵部尚书熊明遇,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实实在在一个老人了。

他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到今年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好当了四十年官,宦海浮沉了四十年,早就让他成了一个人精,政治斗争中的嗅觉极为敏锐。

他不算东林党这个南直隶地方团地一员,可是政治思想跟东林一致,也总站在东林一边,过去共同跟魏忠贤战斗过,因此在南京也得到了东林党势力的支持。

但熊明遇已经年逾花甲了,本来已经致仕(退休)了,可是却被朝廷招用,做南京兵部尚书。

不是朝廷多需要熊明遇,而是因为朝廷这些年缺官缺的厉害,先是东北那几年死了几百文官,这几年又给李自成、张献忠杀了几百文官,崇祯皇帝大狱杀了几十上百文官,官再多也经不住杀。

而南京兵部这个位子这几年颇为烫手,这些年张献忠、李自成已经活动到了江南一带,南京兵部虽然不如北京兵部那样需要全面负责,可是也有对江南一带负责的责任,一般的官员自然不行。

崇祯十二年,李邦华做了南京兵部,此人热情颇高,能力也尚可,一上任就大刀阔斧裁撤冗员合并弱旅,视察江防,增设敌台,修建堡垒,绘出长江沿岸江防图进献,申请于要地增设哨所,屯垦荒田储备军粮,可惜的是没等北京批复他的改革计划,他爹就死了,回家守孝去了。

十三年,邱维珍紧急调人南京兵部,可是邱维珍根本就不想当,上任前就辞职,朝廷不许,勉强上任后,也是隔三差五的辞职,他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要奉养,朝廷也不好太过,最后做了大半年后,邱维珍成功辞职。

一年多来两个兵部尚书都是非正常离职,实在是挑不出一个合适的尚书了,胡乱凑合又不行,张献忠就在附近的湖广折腾,李自成则在河南纵横呢,随时都能进入江南一带。

这才想起了已经退休在家的熊明遇。

熊明遇紧急之下火线上任,好在他过去就曾经做过南京兵部尚书,懂得这个位置就是养老的,只是最近流寇闹腾的厉害,才显得重要,而有政治抱负的年轻人只想留在北京,不想来南京,只能他老熊上任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