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骢神色没有那么严肃了,从杨潮口气中听出来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杨潮想让自己帮忙做事,但如果真像他说的,能够给自己扬名,一举两得,自己也不介意。
杨潮叹道:“现在有一桩恶事,锦衣卫欺辱良善,不知道大人敢不敢管一管。”
“锦衣卫!”
杨文骢不由皱眉。
锦衣卫可不好惹,几百年了都自行其是,不过当今崇祯皇帝,起初重用文臣,裁撤了东西两厂,对锦衣卫、厂卫这些名声不好的番子并不倚重。
但是锦衣卫根深蒂固,东西厂可以取消,锦衣卫就没人动的了。
说起来,这里面牵扯到太多的权贵了。
大明朝用锦衣卫的官职赏赐了太过功臣,牵一发而动全身。
谁都不敢说,锦衣卫里面没有那个藩王,那个公侯的亲戚。
杨潮看到杨文骢犹豫,故作哀叹道:“看来杨大人是不敢主持这个公道了。那小人还是去找其他人吧。锦衣卫中无恶不作的不在少数,可惜锦衣卫枝繁叶茂一般人惹不起,弄不好要惊动圣上的。”
杨潮很清楚,杨文骢这种举人出身,没有考中进士后,做官的文人,是不会有太大的前途的,一般人也不会选择中举后,谋求一个官职。
因为举人一般只能当县令一级的小官,如果没有足够的政绩,是不可能说服其他文官和皇帝让他们进一步升迁的。
杨文骢能给自己谋到江宁县这样的城内县,而且是南京城内的京畿县,可以说是有背景有人脉的,但是即便如此,没有说的过去的政绩,也休想更进一步。
所以他需要政绩,尤其是那种能够直接进入到皇帝耳目中的政绩。
果然一听到惊动圣上,杨文骢突然站了起来,大有一副拼了的架势。
如果惩治一个不法的锦衣卫,让皇帝知道了,杨文骢的官声、政绩什么就都有了。
虽然要冒的风险会很大,一个弄不好就是两败俱伤,可是杨文骢一个举人身份,如果不拼一把,这辈子也就老死县令位置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