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抽出宝剑大喊道:“你算什么东西,皇帝老儿面前的一条狗,我们就知道平西王。谁敢逼平西王撤藩,老子我就宰了他!”马宝原是山西亡命之徒,骁勇善战,一直号称吴三桂手下“第一猛将”,这个猛将和骁将有些差别,猛将的意思就是脑筋方面差一,但是武力值却是极高!
吴三桂非常了解马宝,他这人到做到,现在还不是杀朱国治的时候,于是大声吼道:“给我拦住他。”
众将也明白吴三桂的指令,于是一哄而上,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马宝带走,只留下惊魂未定,浑身哆嗦的朱国治。现在经过马宝这么一闹。大臣们都被吓得不行。不过吴三桂却是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武将表完了态度,就该轮到文臣了。马宝被拉出去之后,方光琛便大声喊道:“诸位听我一言,清朝若无王爷,哪能有今日的天下太平。就凭康熙这个乳臭未干的夷狄儿,他那里知道平定天下的艰难?他想用王爷就用,不用王爷时就发配到辽东,大家。这口气咱们咽的下去吗?”
武将和文臣的区别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文臣基本上全没做声,而众武将们则群情激荡,大声喊道:“不能,我们要去京城,找皇帝儿算账。”
方光琛用手压一压场面后继续道:“孟子曰: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如今皇帝受人挑唆,干出这种禽兽之事,我们必须找皇帝儿讨个法。”
吴三桂见目的已经达到,虽然心里乐开了花。但表面功夫还得做足,于是他深沉的道:“我吴三桂生平做错过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身为大明臣子。眼见闯贼作乱而社稷不保,不奋勇杀敌以身报国,却借清军复仇,没想到一步错步步错,一念之差引狼入室而祸害天下。另一件是康熙元年,我本来想保护南明永历皇帝,可朝廷却下密旨让我杀他。在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让他全尸而亡,并且厚礼安葬,这两件事导致大明子孙全部殉难。老夫本以为今生今世无法弥补,没想到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还是让我找到了明室遗孤。”
随后吴三桂一指右侧同时喊道:“进来吧。”
随着吴三桂手指的方向,进来一个约有七岁的孩童,一身龙袍,哆哆嗦嗦显然被这场面吓得不轻,走路搜走不动了。吴三桂一使眼色,一个殿前武士便上前将“皇帝”抱起来,来到吴三桂面前。吴三桂摸着“皇帝”的头道:“天不亡大明,这是我在康熙十一年找到的太祖十世孙周王殿下,他已经封我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号为“周”。随后就要去祭奠永历皇帝,有愿追随我者,就一起去吧。”
话到这份上,连明朝皇帝都有了,很明显,祭拜之日就是造反之时。吴三桂的亲信便马上跪拜:“我等愿意追随王爷左右。”其他官员有的胆怕事,现在要是不投降,闹不好晚餐就有自己,还是跪吧。越来越多的大臣跪下表示臣服,最后就剩下朱国治,折尔肯,傅达礼,还有几位忠于清朝的大臣站在那里。
吴三桂冷冷的看了朱国治一眼,叫道:“朱国治,你跪不跪。”
朱国治现在可谓是非常纠结,不投降,立马就被吴三桂杀死。而现在暂时投降,如果吴三桂胜利了,自己与吴三桂关系这么差,到时候也得死。如果清朝胜利了,自己就是叛徒,也得被清朝赐死。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将来谁胜利,自己都必死无疑。
无论怎么看,自己都是要死,既然反正都是要死,那还不如为自己博一个好的名声,于是朱国治把心一横,大声喊道:“我朱国治乃是大清钦命太子太保加尚书衔,云南巡抚,不可能与你这等乱臣贼子为伍。”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