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算是她的忍耐功夫到家了,要知道换作哪个领导,被下属当面这么说,也会忍不住发作一下的。
楚扬点了点头,起身告别的时候,看到汤洁桌子上还放着那瓶骨生丹,位置似乎没有动,他便笑着提了一句说道:“汤司长,这药你现在就可以试一下,立刻就可以见效的,你放心绝对没有任何副作用,纯中药的。”
汤洁笑着冲他点了点头,说自己会试试看的。等到他走了之后,汤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若有所思,片刻之后,她起身离开了办公室,向何部长的办公室走去。
文化部一共有一正七副八位部长,正部长何勇1949年出生于甘南省,经济学博士。虽然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不过像这种大部委机关,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很多单位的一把手都是外行指挥内行,很多外国人讽刺国内的这种用人体制,不过他们也大多看的是表面现象。外行指挥内行,并不一定就不好,特别是对于华夏的政治气候而言,一把手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对本单位的对口业务多精通,只要把握好大方向就可以了。而且越是那些高级领导,工作更换的频率就越快,你不能指望他每到一个单位,都成为这个单位负责的工作的行家里手,那是根本不现实的。
一把手最关键的,不是自己冲锋陷阵,而是在于用人。这里面的艺术,博大精深,那些整天只知道标榜自己所谓的民主,对华夏的政治体制指手划脚的外国政客们,怕是一辈子也难以了解掌握这里面的精华。虽然在他们的政治大环境下,也会发生一些权术争斗,但比之国内的环境,却是要简单得多了。华夏数千年的王朝更替,对于政治斗争这一套。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不客气地说,在华夏,任何一个能当得上一把手的领导,都不会是简单之辈,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党委书记。有些人笑称华夏随便拿出一个市委书记级别的人物,放到国外一些小国当个国家领导人一点问题都没有,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而到了何部长这样的正部级高官,所经历的东西更是外人绝难以想象的。官场之路充满荆棘,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每前进一小步。都不知道要躲过多少的明枪暗箭。踩着多少精英的尸体前进!在这样的环境里,一路干到实职正部级的高位,怎么会是普通角色?
“何部长,艺术司的汤司长要见您。”何部长的秘书李杰趁着给领导的茶杯续水的功夫。轻声说了一句。
何部长正在看着一份内参。听到秘书的话。哦了一声,放下了老花镜,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让汤司长进来吧。”
李杰应了一声之后。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办公室,随即向着在外面的小休息室等候的汤洁通报了一下。他的心里有些奇怪,艺术司并不属于何部长主管的司局,这个汤司长平时也很少过来和领导汇报工作,怎么今天却想起来要见何部长了?当然何部长是一把部长,理论上来说部里的任何工作都可以管,但他主要分管的却是政策法规司、人事司、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等工作,这个艺术司的工作,他平时一般很少过问的。
虽然心里疑惑,但他通知的速度却一点不慢。作为一把部长的大秘,李杰必须合理安排好领导的每一块时间,有的时候甚至要精确到秒。四十分钟之后部长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要参加,如果按照燕京的交通情况,最迟十分钟之后,领导就要出发,也就是说这次谈话的时间,要限制在十分钟之内。
“汤司长,何部长请您进去。”李杰轻声说道,同时在前面带着汤司长一路经过自己的小办公室,进了何部长的办公室。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