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装C803反舰导弹×2。
四联装凤凰45中程防空导弹。
八联装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
单管76毫米隐身舰炮×1。
遥控6管20毫米舰炮×2。
C型,2×八联装垂直发射系统,支持一单元四枚填装。
16枚凤凰45中程防空导弹,16枚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16枚C803反舰导弹,16枚火箭助推鱼雷。
单管76毫米隐身舰炮×1。
遥控6管20毫米舰炮×2。
舰载机:056A型设有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可供Z9型直升机临时起降、停泊
056B、C型设有常备机库,随舰搭载一架Z9型直升机。
承建单位:氪金石船舶设计所。
研发经费:+∞。
056的初版几乎就是梁远一个人定的框架和技术要求,可以说在九十年代初,除了梁远没人敢把海军新船的技术要求定得如此之高。
除了红旗七近程防空导弹,Z9直升机,ED125燃气轮机,火箭助推鱼雷算是比较成熟的货架成品之外,包括船体在内的很多子系统全都是新的不能再新的货色。
甚至通用垂发梁远直接上了未来共和国052D的成熟型号——850口径,支持一坑四弹,支持350、700、900三种规格弹长。
垂直发射,一坑多弹对于共和国来说最大的技术难点不是垂发体系的设计原理,不是导弹尾焰高温的耐热材料,更不是导弹点火的可靠性,最大的困难在于导弹弹翼折叠。
想一坑四弹,导弹弹翼折叠是必须攻克的技术。
一般来说,弹翼折叠这块大致分三类,一种是环抱弹体式的全弹卷翼折叠,这方法说白了就是把弹翼做成和弹体弧度一样的弧形片,然后直接像门合页一样转动紧扣在弹体上,当导弹发射出去之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弧形弹翼竖起,充当稳定翼。
这种方式的弹翼折叠只适合非机动操作的直瞄导弹多数用在反坦克导弹上,这种弹翼折叠方式压根无法满足需要高机动变向的防空导弹。
另一种算是对卷翼折叠的小改良,就是在弹体上开凹槽,然后把弹翼类似折叠刀一般折入凹槽,弹体点火出发射筒之后再尾焰或是弹簧的作用下,直板的弹翼从凹槽里弹出。
这种方式的直板凹槽弹翼折叠,虽然使导弹的弹道稳定性强于卷翼,但在导弹飞行时依然是不可控的,依旧不能用于需要变向的高机动导弹。
最后一种就是在直板凹槽弹翼折叠的基础上采用类似F14战机变后掠翼的控制方式,在导弹出了弹筒之后,由线性马达、减速齿轮、转速控制芯片、大气压强检测芯片等电子器件联合控制弹翼的弹出与转动,进而使导弹获得高变向的机动能力。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