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同人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232章 浪潮(上)

第232章 浪潮(上)(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好啊,我听张建新说。小远用于请律师打官司的钱。比引进这款处理器花费的钱还要多,小叔可得过去长长见识,看看小远到底弄了一个什么东西回来。”梁海平笑着说道。

科技园开发的c2,虽然对迷ps构架的合法性产生了重大威胁。但想要美国的高科技公司认命和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美国许多大型商业公司都是嘴巴上满口的商业道德。把自己打扮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却是什么无赖事都敢干,这点以世纪之交前后崛起的高科技公司尤甚,譬如借助国家行政力量打压竞争对手的思科、卷进棱镜门倾情演绎绿茶婊故事的谷歌、为了堵死别人创新之路。破坏性的注册了无数垃圾专利的高通等等。

对于美国高科技企业内里有着极为深刻认知的梁远,在面对大型专利官司时采用了后世共和国企业极少有的运作方式——大规模诉讼,梁远干脆的借鉴了女idia扩张的路子,通过张建新导师的关系扔下重金,组建了一个超过五十人的大型律师团,摆出一副和迷ps大打出手,不惜花费数千万美金死磕的模样。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算是法学家、律师统治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诉讼无处不在,甚至到了让人无语的程度,在美国这种法律密如蛛网的诉讼社会,也产生了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特色成果。

比如普通人士经常使用的吹风机,其产品说明上就标注着禁止在睡觉时使用,灯泡会标注该产品仅在室内或室外有空气的环境下使用,浴帽会标注仅限一颗头使用,电烤箱更是标注着本物品只限于烘烤食物,而不是身体的各个部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美国有专门的人群和律师针对商品的说明书寻找表意上的漏洞,然后依据说明书上的漏洞对生产厂家进行诉讼以此来获得利益,正是这类情况导致了美国的商品使用说明书又怪又长,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律师群体对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极为深刻的影响力。

可以说苏良宇代表港基集电能同迷ps在短时间内达成和解协议,张建新组建的这个律师团居功至伟。

在整个事件发展之初,迷ps根本没把刚刚成立的港基集电放在眼里,八十年代的亚洲除了日本、新加坡、台湾,剩余的地方完全可以用电子荒漠来形容。

对于迷ps公共事务的部门来说,一家来自香港来的高科技企业起诉自家企业侵权,第一反应就是不是邮局投递人员搞错了,第二反应是没听说公司最近有去香港那边盖房子的计划啊,若非迷ps负责管理公共关系的业务人员素质不错,远嘉第一份律师函难逃被丢进垃圾桶里的命运。

可惜事情后续的发展更是出乎迷ps的预料,几轮磋商下来,看着诉讼对手那份越来越长的律师团名单,和越来越高的诉讼要求,迷ps明智的选择了收手。

此时美国纵横新世纪的高科技企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前夜,哪怕是几年后大名鼎鼎的思科、英特尔和微软还都是一副江湖小弟的模样,作为芯片行业的后起之秀,迷ps哪有上千万美金的闲钱和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掌握着不利自家专利的家伙大打官司。

再加上此时迷ps下一代32位处理器r300的研发已近尾声,对于这款处理器迷ps抱有极大的期望。更不能接受动摇自家大厦地基的事情发生。

事情的进展,丝毫没有偏出梁远的预计,迷ps仅仅坚持了五轮磋商,就开始在港基集电提出的和解框架上讨论具体的细节问题,最终远嘉花费了不到五百万美元和迷ps达成了香港基础电子与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关于“迷croprocessorwithoutinterlockedpipedstagesarchitecture”技术和r200处理器永久性互换专利许可的协议,技术和解的尘埃落定之后,远嘉支付给相关律师团的费用已经超出了五百万美元。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