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远玲说的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不过梁远转念间就搞明白了李远玲的意思。
在八十年代由于罗罗亏损严重,曾被英国政府收购过,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罗罗转让给中国整套斯贝航空发动机技术时,罗罗还是一家英国国有企业,直到八七年。罗罗才又重新恢复了私有化。
而在罗罗私有化之前,共和国已经通过某种渠道买到了斯贝**1a的全套生产图纸,不过相关的技术授权许的可证却没有花钱购买。斯贝燃气轮机若是使用在海军舰艇上,别说英国人发现的几率很小,就算英国佬发现共和国盗版。也只能出个哑巴亏,军方的事情就是那么回事,你抗议也不会有啥效果的,但李远玲把基于斯贝**1a的燃气轮机投入到民用发电行业事情就有些麻烦了。
这事情若是被罗罗发现了,大打版权官司那是一定的,除非梁远的所有业务都一直留在国内,不用出国,否则肯定会面临巨额的罚款和赔偿,这事情要是不解决,根本就是一个特大号的定时炸弹。
“目前的燃气轮机组里边。还有接近20%的零部件我们不能国产,高压压气机的3——5级叶片,高压压气机的涡轮盘,动力涡轮涡轮盘,火焰筒的进路喷油嘴……。”李远玲一口气说了十多项燃气轮机核心的加工工艺。
“我小叔说无余量精锻、精铸设备已经用在列车制造上了啊。”梁远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说道。
“你小叔那边需要的精度和妈妈这边根本是天差地别。同样精锻一个零件,车厂那边无论哪种合格都接近是100%,妈妈这边合格率还不到2%。”
对于东北机车厂来说,把精度控制在毫米级以下单位,就足够满足东北机车厂未来五年的需要了,而对于高精密的燃气轮机来说。[]零件的精度和苏良宇的芯片实验室都是一个级别的。
目前一台燃气轮机组大约需要500片各类风扇叶片,以2%的加工成功率来说一台燃气轮机需要加工50000枚叶片才有可能组装出一台合格成品,这种概率的生产加工工艺除了骗骗国家经费,用在工业生产上根本就是在开玩笑。
梁远咂了咂嘴巴,有些感到头大了,难怪老娘没通知相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对于不需要骗经费燃机实验室来说,眼下的成果只能算阶段性的,真正的工业生产还差着好几条街呢。
“现在试车这台新燃机的核心设备,都是从斯贝航空发动机上拆解下来的,为了加大功率适合舰上使用,斯贝海军型把原来的五级轴流式风扇改成了三级风扇和两级低压压气机,因此新增的三级风扇和两级压气机无法拆解,只能由我们自己生产,结果单单加工这两级重新设计的,总数还不到40枚的低压压气机叶片,不断的改进锻造工艺,一共锻造出了3000枚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合格品,最后还是找的钳工师傅,从废品堆里找结构没有问题的叶片,用手工重新修正后,才凑齐的。”
广告位置下